一、LYHL-III智能回路電阻測試每次升級必有精品概述
LYHL-III系列智能回路電阻測試儀采用先進的大功率開關電源技術和先進的電子線路精制而成。是高、低開關、電纜電線及焊縫接觸電阻的專用測試儀器。其電流采用國家標準GB736所推薦的標準直流,可在標準電流的情況下測得被試品的電阻值。本儀器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抗干擾能力強、精度高、操作方便、保護功能完善等特點。
二、LYHL-III智能回路電阻測試每次升級必有精品產品特點
1. 320×240液晶顯示器、高速熱敏打印機。
2. 本儀器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抗干擾能力強、精度高、操作方便、保護功能完善等特點。
3. 采用新電源技術,能長時間連續輸出大電流,多電流檔位輸出。
4. 使用了精密儀用運算放大器和高精度四重積分A/D轉換器,結合高性能16位單片機,測量時系統根據信號大小自動切換放大倍數,確保了該產品的測試準確度。
5. 本產品還設計了實時日歷時鐘,為打印、保存數據提供時間依據。
6. 數據存儲與歷史數據瀏覽功能,可存儲1000組數據,并具有掉電保護功能。
7. 人機對話全鍵盤操作方式,智能化工作全過程。
8. 可擴展RS232接口,跟上位機進行通訊。
三、LYHL-III智能回路電阻測試每次升級必有精品技術參數
型號參數
|
LYHL-100
|
LYHL-200
|
LYHL-300
|
LYHL-400
|
LYHL-500
|
LYHL-600
|
輸出電流
|
100A
|
200A
|
300A
|
400A
|
500A
|
600A
|
測量范圍
|
0~1999mW 可擴展
|
準確度
|
0.5%±1mW
|
分辨率
|
0.01mW
|
工作電源
|
AC 220V±10% 50Hz±2%
|
環境溫度
|
-25°C ~50°C
|
相對濕度
|
£90%RH
|
四、LYHL-III智能回路電阻測試每次升級必有精品工作原理
LYHL系列智能回路電阻測試儀采用電流電壓法測試原理,也稱四線法測試技術,原理方框圖見圖1
由電流源經“I+、I-兩端口(也稱I型口),供給被測電阻Rx電流,電流的大小有電流表I讀出,Rx兩端的電壓降“V+、V-”兩端口(也稱V型口)取出,由電壓表V讀出。通過對I、V的測量,就可以算出被測電阻的阻值。
五、LYHL-III智能回路電阻測試每次升級必有精品面板說明及接線
接地端:連接大地的連接端。
打印機:打印機是熱敏打印機,當試驗完成后按鍵盤上的“打印”按鈕打印試驗結果。
RS232:RS232是與計算機相連的串口通信接口,是用戶選配接口,本裝置沒有配置這個接口。
LCD對比度:因為液晶顯示屏在溫度和光線有所不同時稍有些變化,可能過LCD對比度調節背光到適合亮度。
LCD: 320X240像素點陣白色背光液晶,在陽光和黑暗環境下都十分清楚。
電源開關:工作電源,帶保險絲。
注意事項:有一些簡短的提示語句和安裝接線圖。
接線柱:接線柱有四個端子,外部2個粗的端子接電流線,內部2個細的端子接電壓線。
鍵盤:由上、下、左、右、設置、打印、確定、取消8個鍵組成,是用戶和設備交互的終端。
六、操作步驟說明
(1)開機使用
開機處于主界面,如圖3:
根據鍵盤的示圖4,按上↑、下↓、左←,右→等按鍵進行人機對話操作。
結果顯示區: 顯示輸出電流、回路電阻兩項測試數據。
信息顯示區:以簡要的說明語句,提示操作過程。
試驗操作區:設置電流檔位;測試回路電阻;保存數據。
日歷顯示區:顯示當前系統日歷和公司LOGO標志等。
(2)設置電流檔位
在主界面上,通過左←,右→鍵讓光標處于電流檔位,如圖5:
按上↑、下↓更改電流檔位,根據需要靈活選擇電流檔位。
(3)測試回路電阻
在主界面上,通過左←,右→鍵讓光標處于“測試”上,按“確定”鍵將進行自動測試,3-5秒鐘將提示試驗結束并顯示測試結果。
(4)保存數據
在主界面上,通過左←,右→鍵讓光標處于“保存”上,按“確定”鍵將進行保存數據,系統自動識別有效數據并給出提示信息。
(5)打印
在主界面上,按鍵盤“打印”鍵可以打印新的測試驗果;在歷史數據瀏覽界面按鍵盤“→”鍵可以打印當前選擇的歷史記錄。
(6)功能選擇
按鍵盤上的“功能”就進入功能界面,如圖6:
進入功能界面后,可以選擇“歷史測試數據瀏覽”、“系統日歷時鐘調整”、“試驗操作注意事項”等界面。
系統日歷時鐘調整:設置時鐘的時間,為打印報表和存儲數據提供時間依據。
試驗操作注意事項:為用戶提供一些操作規范注意事項。
歷史測試數據瀏覽: 進入歷史測試數據瀏覽界面,如圖7:
本產品按時間順序排序可以存儲1000組測試數據,如果1000組數據存滿時將自動刪除時間較早的200組數據。
按上↑、下↓鍵移動光標選擇歷史數據。按左←鍵可以清理當前選擇的歷史數據。按右→鍵可以打印當前選擇的歷史數據。
七、故障分析與排除
故障現象
|
原因分析
|
排除方法
|
備注
|
開機無顯示
|
1)電源未接通
|
接通電源
|
更換保險管應更換同型號保險管不能用其它型號代替
|
2)儀器保險管未安裝好或開路
|
重新安裝保險管或更換保險管
|
輸出電流達不到額定電流
|
1)測試線路太長即導線截面積過小
|
更換截面積較大導線
|
|
無電流輸出
|
1)待檢設備開路
|
檢查設備
排除故障
|
|
2)試驗回路有開路故障
|
檢查試驗回路排除開路故障
|
八、注意事項
打開電源測試之前,應先將電流輸出端與被試品接好。
儀器應放置于干燥、通風,無腐蝕性氣體的室內。
請不要私自拆卸、分解或改造儀器,否則有觸電的危險。
請不要私自維修儀器或自主改造、加工儀器,否則儀器不在質保之列。
為發揮本產品的優越性能,在使用本公司產品前請仔細閱讀使用說明書。
九、運輸、貯存
■運輸
設備需要運輸時,建議使用本公司儀器包裝木箱和減震物品,以免在運輸途中造成不必要的損壞,給您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設備在運輸途中不使用木箱時,不允許堆碼排放。使用本公司儀器包裝箱時允許高堆碼層數為二層。
運輸設備途中,儀器面板應朝上。
■貯存
設備應放置在干燥無塵、通風無腐蝕性氣體的室內。在沒有木箱包裝的情況下,不允許堆碼排放。
設備貯存時,面板應朝上。并在設備的底部墊防潮物品,防止設備受潮。
十、售后服務
本產品整機保修一年,實行“三包 ” ,終身維修,在保修期內凡屬本公司設備質量問題,提供免費維修。由于用戶操作不當或不慎造成損壞,提供優惠服務。
華為對美國市場說出了“不”字。
10月23日,包括Business Insider在內的媒體報道稱,華為方面聲明,今年將不會在美國出售其近推出的新款旗艦手機產品Mate 20和Mate 20 Pro。不過,用戶可以在美國的網絡上使用兼容GSM的國際版Mate 20和Mate 20 Pro。
目前,在美國市場上,只有AT&T和T-Mobile兩家運營商的網絡能夠與華為的芯片兼容,因此華為手機只能在美國運營商AT&T或T-Mobile的網絡上運行。
華為方面尚未進一步表明Mate
20系列手機不在美國上市的原因。但從過往的歷史來看,華為的手機產品一度和美國市場走得很近,然而中間的溝壑卻始終未能被填平。也許,不斷被打壓的華為已經醒悟過來,徹底停止了對大洋彼岸的幻想。
華為手機試圖進入美國市場之路,一直充滿波折。
2015年9月,谷歌對外正式發布了Nexus
5X/6P兩款手機,其中,Nexus
6P為華為代工。在外界看來,這是華為正式吹響了進入美國市場的號角。
之后,華為又在美國上市了一系列產品,其中包括了Mate 9、榮耀8等智能手機,以及平板筆電二合一的MateBook等等,但這些產品無一例外地都只能在亞馬遜等電商渠道銷售,尚未能進入運營商的店面之中。
在美國的手機市場上,運營商依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目前,運營商渠道在美國占手機總出貨量的90%左右。這意味著如果僅僅依靠開放渠道,無論是華為還是其他手機品牌,都很難在市場上占據主要位置。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的數據顯示,2016年第三季度,華為在美國智能手機的市場份額僅為0.4%。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就曾表示,在美國市場如果走公開渠道,華為一年只能賣幾十萬臺手機,相比于其他市場的出貨量,可以說是九牛一毛。因此,懷抱成為全球大智能手機生產商的夢想,美國運營商成為華為不得不攻下的一個“山頭”。
網絡和華為芯片兼容的AT&T和T-Mobile,順理成章地成為了華為手機為進入美國市場而主要接觸的合作方。
在今年年初,市場傳言稱華為幾近和AT&T達成排他性合作,由后者在美國市場銷售華為Mate 10這一款手機產品,快在2018年季度,美國用戶就可以買到合約版華為手機。此外,P系列的手機也將陸續進入美國市場。
華為本來預計在2018年的美國CES展上宣布手機產品進入美國市場的消息,然而這次合作終以流產告終。
在CES展會前夕,美國18名國會議員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主席Ajit Pai發出了一封聯名郵件,稱出于問題的擔憂,要求聯邦通信委員會對華為與美國運營商的合作展開調查。
郵件中提到,華為“根本不能被相信,且有可能給美國國家帶來威脅”。迫于壓力,AT&T不得不終止了和華為的合作。
在美國,手機品牌想要和運營商進行合作,所需要的不僅僅是運營商的授權,還需要獲得國家準入認證、第三方認證等許可。有時候,運營商并不完全處于主導地位,政府反而會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AT&T的臨時變卦,可以被認為是華為手機試圖進入美國市場的歷程中,所經歷過的大挫折。盡管CES的那場發布會如期舉行,然而核心內容已經完全不同。會上,余承東慷慨激昂地表示,“經歷了這些時間的努力,華為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美國的消費者。我們堅信只要產品有競爭力,能夠真正為消費者帶來價值,他們終會選擇華為。”
而在隨后于巴塞羅那舉行的MWC大會上,余承東進一步提到,美國政府和一些競爭對手利用政治手段將華為拒之美國市場之外。不過,他的這一說法很快被華為官方澄清。
但這并未能改變華為手機在美國市場越發遇冷的境地。繼運營商之后,美國大的電子產品零售商百思買也宣布,停止從華為采購新款的手機,并將停止銷售華為的產品。這意味著美國的開放渠道也開始切割和華為的關系。
接連受挫之后,不再對美國市場抱有幻想的華為,主動按下了在美國布局的暫停鍵。
在今年4月的華為分析師大會上,時任華為輪值CEO徐直軍提到:“有些事情我們無法改變,所以好不要把它看得太重要,在某些情況下,選擇放手才會讓自己輕松。”這被認為是華為選擇退出美國市場的一個訊號。
之后,有關華為從美國撤退的新聞開始變多。美國咨詢公司Atherton Research副總裁兼**分析Jean Baptiste Su此前撰文指出,從華為高管的表態來看,美國已不再是華為全球戰略的一部分,華為將迅速縮減美國業務規模,預計今年年底就會徹底退出美國市場,數百名華為美國員工將會失業。
而在不久前舉行的華為全聯接大會上,徐直軍在接受包括界面新聞在內的媒體采訪時,重申了“美國市場對于華為而言已經不再重要”這一態度。
“中國市場已經夠大了,很多世界500強公司沒有進美國,一樣做得好;一些公司沒有進中國,也能做好。不是說所有的地方都要做,很多公司只做自己國家的市場,也能做得很好。”徐直軍說,“對于華為而言,美國已經算是一個小市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