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下半年我國機械工業仍將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年初預測的各項指標可望超額實現。' ?9 x. f: w. q
  
機械產品市場發展的有利因素有:振興裝備制造業的政策已為各界接受,將逐步發生積極影響;國家加大節能減排的政策力度,將促使相關行業技術改造的深入,這無疑為機械工業提供新的發展機遇;增加消費、增加支農力度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也為機械產品提供可觀的市場空間;機械產品出口將在質的方面繼續改善,調整出口退稅有利于出口產品結構的調整,汽車、**機電設備等的出口將得到更好的發展,形成出口主打產品。不利的因素是:機械工業仍將面臨嚴峻的生產老本壓力和部分原材料短缺的考驗;根據有關部門關于鼓勵進口先進機械裝備進口的政策,下半年部分**機電產品的進口會增加,這將會擠占部分國內市場;以大型聯合收割機和大中型拖拉機為代表的農機產品的生產增長乏力。( k; @+ R5 `; J' y7 o
  
從機械行業目前形勢分析,企業手持訂單的增長幅度并不低,預計不會出現使生產大起大落的問題。下半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態勢仍保持穩步增長。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外貿出口額將保持25%左右的較高速度增長。
* V/ w5 ^5 Z, H,o  
一、機床工業發展趨勢分析
( d1 ]0 X( c$ t5 o2a  
從產能挖掘階段進入產能擴張階段,機床工業很可能迎來一個加速發展階段。受上游多個子行業輪流推動,行業因此增長趨勢更為穩健。其中,大型、重型機床工業的發展要遠快于普通中小型機床工業。
: K# T* i1 o, i$ d+k  (
)發展現狀
$ @- W" J+ }" ^. ~7 c!V' H  “
十五以來,我國機床消費連創紀錄,大陸市場機床消費總額和進口額已連續5年居****,成為令全球矚目的機床消費大國。2006
中國大陸市場機床消費額達131.1億美元,同比增長約20%;機床進口72.4億美元,同比增長11.5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7個百分點。  ^& W, J  E; W4 [) X
  
作為一個世界上發揮重要作用的大國,我國必須從各個方面確保國家的獨立自主地位。我國機床行業產品種類齊全,可生產品種已經超過3600種,基本已經無空白領域,大部分滿足了我國裝備制造業對機床的需求。
5 r5 M& _5 e* d9l  v$ \6_  
在技術含量較高的金屬切削機床方面,機床產量連年上升,年復合增長率22%以上,數控金屬切削機床產量上升幅度更快,數控金切機床比例穩步增長,2001年中國數控金切機床比例只有9%,到2007年上半年已經達到了20%。由于我國目前正處于工業化初期,很多金屬加工產品要求的精度并不要求很高,加上我國勞動力老本低廉,因此低端普通機床仍然有一定的市場銷路。
3 I& `6 _* D3 F+ n;R* s/ ^" V  (
)上游推動發展
8 e$ E$ v. |! G- r2 Z
  
機床是先進制造技術的載體和裝備工業的基本生產手段,是裝備制造業的基礎設備,主要應用領域是船舶、工程機械、**、農機、電力設備、鐵路機車、汽車等行業。在船舶、工程機械等行業的產能擴張壓力的推動之下,機床工業正迎來快速發展階段。
; Z4 x& w' M! S&i  
從*近幾年的發展情況看,在機床工業的上游產業中,船舶、工程機械、重型機械、**是發展*快的行業,這些行業的企業在從產能閑置發展到滿產超產的過程中,對機床設備的更新換代和小規模添置需求帶動了機床工業穩定中速增長。當前各大造船公司、工程機械公司的產能利用率基本都在100%以上,尤其是造船行業,手持訂單遠超當前產能,生產任務已經排到了
2011,擴大產能已成為必然,擴產必需的生產設備尤其是機床設備的需求量將迎來加速增長,其他如汽車、電力設備的需求也將維持穩定增長。
% t2 w* R: U8E  Q7?  
機床工業給其上游多個機械制造子行業提供產品,因此不同時期,各裝備制造子行業有繁榮,有衰退,而機床工業發展比其上游行業要相對穩健。在各個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各個子行業交替成為推動機床行業發展的主動力,機床行業將跟隨發展*快的子行業增長。目前,船舶、工程機械,重型機械、石化生產設備等重型設備是發展*快和增長前景*為明確的上游行業,汽車工業雖然整體盈利水平增長跟不上產量增長,但產銷量的增長還是比較明朗的,因此汽車工業對機床的需求仍將穩定增長。
) ^0 c7 x; R0 b. M# c
  (
)中金億分析8 z8 h+ {2 T$ e% B( }1 O
  
重型工業發展是此輪中國經濟繁榮的主要增長點,成為拉動我國經濟的重要力量,中國目前正處于重型機械、重化工業發展階段的中段,這一階段還將持續很長時間,重型機械行業發展應該快于輕型、中型機械產品的發展,相對應地其所推動的大型、重型機床行業的發展速度將遠快于中小型機床,大型、重型機床行業的發展前景被看好。
7 @: _9 `6 H! C9 v4h  
高精機床是先發優勢明顯的行業,技術與工藝非常嚴苛,每提高一步都需要很豐富的技術、工藝上的沉淀和艱苦的努力。正因為高精機床行業提高難度大,所以機床行業先進國家對本國機床企業保護的力度也比其他行業要大。高精機床是當前為數不多的西方國家對我國采取限制和禁運措施的產品。
# A* _8 O$ q- a2 ~
  
當然機床行業這種高壁壘特點確實給國內機床企業發展制造了障礙,但這也成為國內高精機床行業龍頭企業的保護墻和后發企業的進入壁壘,龍頭機床企業相對國內后發企業的技術優勢會維持很長一段時期。
6 |5 E  t# f:C9 X' Q0 ~3m  
二、變速器市場發展趨勢分析
) }6 M. f' R/ \% J
  
在全球化日趨深入的今天,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全球汽車市場競爭的縮影。目前,全球三大獨立自動變速器生產商均已進入中國市場:愛信在天津的工廠在以CKD方式為一汽豐田的皇冠和銳志配套的同時,準備做零部件深加工,為進一步的本土化做準備;采埃孚在向中國市場出口自動變速器多年以后,*終將自動變速器生產轉移到中國的合資工廠;動作稍慢的JATCO,*終落戶廣州。此外,作為全球*大的手動變速器生產商之一的格特拉克,其與江鈴的合資企業格特拉克(江西)傳動系統有限公司已經投產近一年。并且引進了兩款在歐洲具有較好聲譽的變速器。2 u. _% H  c( o( N- P. Q
  
目前AT(自動變速器)在北美、CVT(無級變速器)日本、手動變速器在歐洲市場分別占有主導地位。幾年前問世的DCT(雙離合器變速器),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現有的市場格局。而未來幾年,全球的輕型車變速器市場的競爭將在ATCVTDCT之間激烈展開。
. l6 ?% ~- c0 e3?  
中國市場會在一定時期內出現多種變速器品種并存的現狀,這會使中國的市場更加多元化,同時也會使競爭更加激烈。中國汽車產業巨大的市場,將會使中國變成世界變速器的重要市場。
2 s* n4 N- e+ x4 Q8 a.e3 }; u  H$ x  
從市場特點來看,CVT進入中國已經有些年頭,但是并沒有被中國消費者廣泛接受。到2010年,中國輕型車市場對*大輸入扭矩為150Nm以下范疇的變速器的需求將超過350萬臺。其中,雙離合器變速器可能會占80%的市場份額。
1 }: n) M( ]1 k  T
  
中國未來的變速器市場將會呈現兩大集團的局面。即合資企業主攻自動變速器,自主品牌企業則主攻手動變速器。這兩大集團的業務也會有交叉,相互之間會是一種優勢互補的關系。
/ h9 P* @)~  |;o  
中國汽車變速器行業競爭激烈,其程度甚至超過了歐美市場。中國企業正努力將公司的產品質量和企業管理導向
國際化。但目前競爭格局尚不明朗,只有堅信管理先進、不斷學習**、產品質量過硬和技術**的企業,才能成為主宰市場競爭的主導力量。3 p& R# p# h" P
  
三、電容器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1 ]5 c3 c: a; e& o! K3 z4 m. O
  
受益于國家實施節能減排的政策,電力電容器及無功補償裝置的應用領域日益廣泛,2007年行業實現了又好又快發展。6 m6 j4 r- E8 [) U; d2 R/ ~  z8 h
  
在國家振興裝備制造業的政策背景下,電力電容器行業無疑是其中的受益者。堅持自主**,帶動了產業升級,很多產品屢次在國家電力建設重點項目中有出色表現。行業技術水平已實現質的飛躍,其顯著標志是成功開發重大關鍵技術和產品,從根本上改寫了上世紀90年代引進為主的歷史。
# C" l1 H1 X( W1 m9U  
隨著在國內外用戶中的信任度不斷提高,市場領域不斷擴大。不少企業在國家重點工程中先于外商成功搶灘市場。西安西電電力電容器有限責任公司、桂林電力電容器有限公司、新東北電氣(錦州)電力電容器有限公司等排頭兵企業顯示出雄厚的技術實力,先后中標天-廣、貴-廣、靈寶背靠背、三-滬直流輸電項目,攬下數億元訂單。在新開工的兩個世界*高電壓等級±8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中,行業承攬合同訂單達4億多元。
9 b" Q; K6 y, i+ s" z: v
  (
)節能減排提供機遇- g, j1 V; h: W3 }, W; h# E/ T
  
如果說國家振興裝備制造業的大環境催生了行業新技術、新工藝,而國務院促進節能減排的政策背景,則給電容器產品提供了巨大商機和用武之地。電力電容器行業整體規模在輸變電領域算不上龐大,但其產品在節能、環保方面獨具優越性。/ s6 \# N) p( V6 w
  
電力設備及電網運行都要消耗一定數量的無功功率,而對電力系統停止無功補償是電力電容器*主要的用途。需求量約占整個電容器市場的80%以上。而且市場需求量與年新增發電裝機容量緊密相關,從近幾年無功補償電容器實際安裝容量來看,與新增發電裝機容量的比例約為11
9 n& G, k/ N5 E*D  
近年來,我國直流輸電線路發展很快,幾乎平均每年新建一項直流工程,一項±500千伏的直流工程需要電容器800萬千乏。不僅如此,還可同時給交流濾波和并聯電容器、交流PLC電容器等10多種電容器產品派上用場。
7 ^9 T% r' V5 n* V# |: F5 ]0 D% U
  
伴隨著電網建設的快速發展,國內節能減排工作正緊鑼密鼓地停止,這為電力電容器行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人們對電容器和無功補償在改善電網功率因數、節能降耗、提高電壓質量和電力線路輸送容量等方面重要作用的認識越來越深刻。
  `( j9 G" M5?: l  (
)整合資源再攀高峰
% C+ i% B% p8 M2Z  
在電力建設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中,電力電容器行業的發展頗具潛力。面對行業良好業績,高曉林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2008年是行業發展的關鍵一年,要實現我國電力生產、輸送、使用效率向高參數、高等級、節能產品方向發展的目標,行業面臨極大的發展空間,但仍存在一些制約因素。
- g; F/ D! N/ \$ Y" E6 u. e
  
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科研投入不足,部分企業只顧應對短平快的市場競爭,缺乏中長期和基礎理論技術的研究;信息化建設力度不夠,產品標準化方面也有一些不足;特別是串聯補償裝置的研發工作不盡人意,與國外產品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 [: p& D: J. W$ ]# |! z& P$ G
  
新的市場形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速產品結構調整,向大容量、全膜化、系列化、技術成套化方向發展成為行業主攻方向。
; C! M5 n9 O( v+ J/ f%M* G" a5 a% L'V  
今后行業的發展目標是,有效整合優勢資源,進一步加強新產品開發和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應用,骨干企業要勇于走出去,在國外投資辦廠。
( q! K1 t, r4 g'S  b1I  
我國直流輸電線路今后會進一步加快發展,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需要電容器的數量也會大幅增長。隨著節能減排工作的大力推進,行業必將迎來新一輪快速發展。
- @& g. x0 n. N* ?6m) o; j+ h  
**節機械制造行業發展預測
4 w& }5 a- C; W- }' U/ v( {- S( S
  2008
年機械工業生產將保持連續第620%左右的增長,銷售、效益和出口也都可能增長20%左右。2008年汽車產量將沖擊1000萬輛大關,發電設備可維持在10000萬千瓦左右的高位,數控機床產量將達1415萬臺。2007111月,規模以上機械工業企業實現利潤3886.66億元,同比增長47.79%,創歷史新高。
0 f: f3 g! I' [' K* M4v  
我國發電設備在2006年產量達到11000萬千瓦的創紀錄水平、超過世界其它各國產量之和的基礎上,2007年產量再**高,預計超過12000萬千瓦。2007年中國汽車產量**超過800萬輛,累計生產888萬輛,同比增長22.02%。一、工程機械行業發展預測
/ P0 f; u& j* @" N7g  (
)行業需求分析
, P" G% J) G7 R6 k/ Z.k7 Y5 H  
工程機械預計未來3年銷售收入的復合增速達到35%。內需方面,市場擔心宏觀調控將顯著影響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及工程機械銷售增速,中金億認為宏觀調控影響程度將低于市場預期,行業利潤增速將好于市場預期。外需方面,受次級債信用危機影響,
美國經濟將顯著放緩,中國出口將顯著放緩,中金億認為美國經濟放緩對中國工程機械出口的影響有限,出口仍將保持高速增長。3 b  U, \- `" F- ^1 H: X2 T
  02
03年需求增速在40%以上,0405年受宏觀調控的力度的影響,內需銷售下滑很大060719月份明顯走出低谷分別達到21%24%的水平,預計未來隨著政府調控力度更加市場化和平滑,內需增速預計在25%左右波動。
2 U) }8 I6 n) _* D&Z  
預計08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有所回落,但仍維持高位,預計工程機械08年銷售收入增速在23%的水平。根據光大宏觀策略部預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仍將維持在25%以上的水平。首先,08年繼續緊縮力度將優先,宏觀調控先緊后松、宏觀經濟先抑后揚的可能性很大。其次,基礎建設、新農村建設、奧運、地方政府換屆等效應將繼續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
% m  A1 ]# P9 i8 I
  
我國工程機械出口未來將快速增長,預計未來3年復合增速達55%。過去5年出口額的復合增速為93%。我國工程機械自2006年實現順差,突破快速增長的臨界點,未來3年,預計出口的復合增速將達55%。亞洲和歐洲是中國工程機械*重要的出口目標國,北美所占比重有限。中國工程機械出口結構中,亞洲、歐洲、北美、非洲、拉美占比分別為49%20%15%8%4%,亞洲和歐洲占比達到將近70%,北美所占比重僅為15%
/ }4 b- a9 N/U  O  
美國經濟放緩對工程機械出口影響較小。一方面占比較小;另一方面,現階段中國工程機械占世界除中國外的市場份額較低,驅動中國出口增速的核心因素是中國工程機械的國際競爭力及
海外市場戰略。目前中國工程機械的國際競爭力處于持續提升過程中,行業主要龍頭都在海外市場布局,未來幾年,中國出口依然保持高速增長。6 T" s5 u% j. N+ d$ Q
  
主要出口國和地區印度、俄羅斯巴西中東經濟及固定資產投資繼續高速增長,工程機械需求量大,未來需求增速繼續保持高位。未來出口銷售收入占比、出口增長對行業增長的貢獻率將持續緩慢提升。
' u7 f1 R+ F! }0 O" k.M  (
)行業競爭分析
: L, D7 ]& n5 n. C
  
工程機械行業競爭結構相對穩定,細分行業有所分化。混泥土機械、裝載機、起重機、推土機、叉車市場集中度高,基本處于寡頭壟斷格局。中大挖、小挖市場集中度較低,但是未來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
$ c& |+ H4 N6 K- e0`!J  A  
產出率持續提升抵消人民幣升值與鋼價上漲的負面影響。產出率持續提升將抵消人民幣升值導致的競爭力下降的負面影響。衡量一國國際競爭力的相對變動的指標為:勞動生產率增長率-工資增長率-匯率升值幅度。用勞動生產率增長率-工資增長率來衡量每年的產出提升率,近幾年這個指標一直大8%,在假定其他競爭對手這個指標為0的情況下,人民幣升值8%將不會導致國際競爭力的下降。
' J! V# c. v- R( h7 ?3 z6 U
  
小工程機械受人民幣升值影響較小。小工程機械主要出口地是歐洲,采用歐元結算。此外主要貨幣對美元升值,與競爭對手相比明貨幣升值對國際競爭力的負面程度有限。
) u1 Q; ]' f" B0l  
鋼鐵價格影響行業的盈利水平,但是影響程度有限。工程能夠機械行業直接采購鋼鐵加工比例低不高,多數通過零部件、外協件的方式采購供應商將承擔半數鋼鐵價格上漲壓力,競爭隨手承擔同樣的老本壓力。
) I, S& i0 }; x8 g* h8 C2 ]* @
  (
)中金億分析
  h- ^1 |/ o4j8 i4 \) j  
選擇行業景氣度高、競爭結構穩定的子行業,選擇投資行業龍頭作為投資標的。從整體上看,工程機械行業競爭結構穩定。混泥土機械、起重機、裝載機、叉車競爭結構穩定,為寡頭壟斷市場) Z$ Y* ~) v" B# V6 x
  
我國裝載機、移動起重機、混泥土機械、推土機是世界*大的市場。裝載機、移動起重機、混泥土機械占到世界50%以上的市場份額,并且這些子行業國際競爭力強,并且處于持續提升過程中。8 w- T3 \% d0 Z# H
  
宏觀調控、信貸收緊對工程行業影響小于市場預期,工程機械龍頭公司出口仍將高速增長。內需繼續高增長;現階段出口的核心驅動因素是國際競爭力及海外市場戰略混泥土機械、移動起重機的龍頭公司推薦三一重工、中聯重科;裝載機龍頭柳工、叉車龍頭推薦安徽合力、小挖龍頭推薦山河智能。
8 m) X( V( i3 y:y  
二、塑料機械發展前景預測
; \7 y1 x2 V3 Q/ W( ~# g0 c
  
中國塑料加工業巨大的發展潛力,為注塑機產業迅猛成長開拓了廣闊空間。目前在塑料加工制品中,83%采用了注射成型。近年來由于汽車、建筑、家用電器、食品、醫藥等產業對注射制品日益增長的需要,推動了注射成型技術水平的發展和提高。我國塑料機械有70%左右是注射成型機。從美國、日本、德國意大利、加拿大等主要生產國來看,注塑機的產量都在逐年增加,在塑料機械中占的比重*大。
! Y. w: U6 ^8 N6 o( K+H2 c3g  
從注塑機的發展情形可以預見,塑機配件大有可為。薌城新海塑機配件經營部專業從事注塑機、塑機輔機、周邊設備及零配件銷售。短短幾年間,發展迅猛,已為多家塑機企業提供大量配套件。十多年來,一直以高質量的塑機配件服務于漳州及周邊地區注塑加工企業,為塑料加工企業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龍海也在注塑行業中聲名大振,贏得了注塑機及配套件同行的一致好評。
: T7 p8 P# {  N7 d5 W. Q- ~, P4 L
  
隨著注塑機的發展及國際市場的不斷擴大,給塑機輔機及周邊設備的市場帶來了更大的市場和更多的商機,以往,中國客戶大都只注重加工設備的投資,而選購相對較為廉價的輔機及周邊設備。隨著汽車、移動電話、電子電器、食品飲料包裝、塑料建材等市場的迅猛發展,為之配套的塑料制品加工商為了滿足終端市場對高品質塑料產品的需求,開始選用**次的輔助設備配合生產三、電子元器件行業發展預測9 |5 Y0 |" W1 S0 C" o# K
  
2010年全球電子信息制造業市場將達到19055億美元,其中電子元器件市場將達到2800億美元,占14.7%。全球片式元器件產量將從2005年的15000億只增至2010年的25000億只,年均增長13%。在國內市場上,中國IT市場從2003年至2008年,將以15.7%的年復合增長率保持快速增長。3 i5 C* }; B& \9 a& z- I& K6 i. x
  
汽車電子、PDA、互聯網應用產品、機頂盒等產品的迅速啟動及飛速發展,將極大地帶動中國電子元器件市場的發展。在通信類產品中,不僅僅是蜂窩電話,還有更多的產品如移動通信、光通信網絡、普通電話等都需要大量的元器件。另外,計算機及相關產品、消費電子產品雖然沒有以前發展那么快,但需求依然強勁,這些都將成為中國電子元器件市場發展的動力。全球電子元器件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國內電子信息產業迅猛發展,將為電子元器件產業帶來廣闊的發展前景。. Y7 G$ W: a* I) ]' L
  
中國電子元器件行業近年來發展穩定,產品產量約占全球總產量的30%左右,位居世界前列。2005年中國電子元器件產品累計進口總額達到1115.6億美元,同比增長27%;出口總額達到344.4億美元,同比增長25.4%。半導體器件、集成電路、印刷電路、是中國元器件產品中的亮點。200616月份,中國電子元器件產品累計工業總產值達到了4396億元人民幣,其中,電子元件產品占59.05%,比上年同期增長42.02%;電子器件產品累計工業總產值為1800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0.51%; c0 b$ y2 g  E& P+ D2 J
  
四、風電機組制造業需求發展預測; }9 N# @& q0 j4 S% `9 G- R( B& V
  
近些年,中國的風電機組制造業在引進國外技術的基礎上迅猛發展,眾多上市公司也參與其中;但是多數本土企業處于風電機組的引進消化階段,并沒有掌握核心技術,未來能否在競爭中生存下來尚未可知,在投資中需回避,重點則應關注掌握了核心技術的龍頭公司,分享風電快速發展的成果。' b1 M, ^6 b( c
  
我國《可再生能源法》的頒布和一系列鼓勵可再生能源發展政策措施的制定實施啟動了我國的風電資源的大規模開發。2007年,根據風能協會有關預測,我國將新增風電裝機240萬千瓦,總裝機達到500萬千瓦,提前三年完成發改委關于“2010年風電達到500萬千瓦的規劃。我國風電機組需求1999年為43MW,到2007年為2407MW8年增長了56倍,復合增長率達到65.5%
7 x; k" G7 l( x6 F/G  
我國處于風電開發的初期,未來三年對風電機組的需求仍將高速增長,預計2008-2010年分別可以達到361萬千瓦、505萬千瓦和657萬千瓦,同比分別增長50%40%30%,三年復合增長率達到40%
: D4 v  w: `8A- G+t  2006
年開始的新風電特許權招標政策迫使國際廠商在國內建立工廠,停止本地化生產。風電機組國產化率的要求限制了風電機組的進口,而本地產能的擴張需要時間,一般從建廠到形成大批量生產能力至少需要1-2年時間;并且由于風電在國內是新興產業,風電人才和熟練工人的缺乏都會成為風電機組產能短期內大幅提高的障礙。
( N4 W- H9 U; ?9 m( d6O  
即使國際廠商在2006年建廠,真正的產能釋放也需要到2009年;本土廠商如果是引進技術,真正形成大規模的產能也要到2010年。預計2009年以前,國內的風電機組仍然供不應求。
1 N* ?5 k+ i- D! H
  
從產業周期的角度,我國風電機組制造業尚處于創業期,表現的特征是技術尚不成熟,行業持續快速增長,有眾多企業新加入這個行業,也將不斷有企業被淘汰出局,只有掌握核心技術或者能夠快速消化吸收引進技術的企業才能*終在競爭中勝出,隨行業成長壯大。截至2007年底,進入我國風電機組整機制造市場的主要廠商有21家,其中外商獨資有4家,合資5家,本土制造商有12家。
. P* S4 o9 i9 |$ g. v/I$ c1 @  
我國風電機組制造業穩定的市場格局尚未形成。2006年以前,外資企業占據超過50%的市場份額。由于國家政策的扶持和本土制造商實力增強,未來本土企業市場份額將逐漸上升,合資企業的市場份額也將有所增加,外資企業市場份額將逐漸下降。預計2008年外資、本土和合資企業的市場份額將分別為40%55%5%
5 }0 d( Q* g* l5 m/ n
  
中金億分析4 h' m% u) Q) p$ }# V$ J$ q& T
  
我國風電裝機快速增長,政府通過規定風電機組國產化率扶持本土的風電機組制造企業,使風電機組制造業在發展初期免遭外國風電機組制造企業的直接沖擊。目前,主要本土風電機組整機制造企業有12家,風電機組制造有很高的進入門檻,核心技術成為市場競爭中的重要砝碼。* c; G9 {6 X  z4 v8 I
  
從技術發展成熟度、資金實力、配套體系完善程度、人才儲備、歷史業績和品牌形象、管理層能力和激勵機制等方面對目前中國本土風電機組制造企業停止評判,金風、東汽和華銳在本土企業中*具競爭實力。
% d  o) y,z& ~) o: q
上一篇:暫無
下一篇:暫無

 
江蘇鹽城市惠通機械有限公司    電話:0515-88422066    傳真:0515-88422066
地址:鹽都區潘黃工業園    郵 編:2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