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山西電力采取從數據共享、科學規劃布局、服務模式升級,到破局低壓接入的“匯流升壓”技術應用等一系列更新舉措,不僅解決了分布式光伏并網瓶頸問題,還保障了分布式光伏項目高效落地。
位于陽泉市礦區的110千伏馬家坪變電站已矗立70年。這座新中國第1座110千伏公用變電站自1955年投運以來,見證了山西電力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奮進歷程。如今,山西已形成“三交一直”特高壓與14回點對網500千伏外送通道交織的“能源立交橋”。晉北采煤沉陷區新能源基地與1000千伏大同—懷來—天津南特高壓工程項目建成后,每年可向京津冀輸送清潔電力270億千瓦時,外送能力突破3600萬千瓦。
6月底,220千伏呂梁孝義園區輸變電工程整體投運,標志著2025年國網山西電力15項主網迎峰度夏重點工程全部建成投運。這些工程將優化和完善山西電網網架結構,顯著提升電網供電能力與運行靈活性,有力保障度夏期間電力可靠供應。
國網山西電力實施可靠性提升、承載能力提升等專項工程,加快新型配電系統建設。截至5月底,該公司完成240座10千伏及以上場站柔性可控能力改造,完成率達69%。6月,大同陽高500千伏新能源匯集站等工程開工,運城河津西220千伏輸變電工程按期投產,電網承載力和輸送能力持續增強。
6月16日,山西電力交易大廳內,山西電力交易中心交易部主任弓建華緊盯屏幕,瀏覽中長期多月連續撮合交易的價格曲線圖。
山西作為國家首批8個電力現貨試點之一及國內第1個實現電力現貨市場正式運行的省份,已實現電力現貨市場連續平穩運行超4年,累計交易電量突破1萬億千瓦時。山西服務國內統一電力市場建設,建成“中長期+現貨+輔助服務+零售市場+綠電綠證”五位一體、“省內+省間”協同運行的電力市場體系。省內與省間電力現貨市場協同發力,市場“指揮棒”作用日益凸顯,在提升電力保供能力、促進新能源電量消納、優化資源配置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在電力市場運行中,輔助服務如同電網的“調節器”和“平衡器”。為適應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需要,山西積極拓展輔助服務市場,更新開展分時段調頻交易,將調頻市場由以日為周期組織交易逐步優化為每日分5個時段開展交易。截至6月底,山西省共有13家獨立儲能電站參與調頻輔助服務市場。預計到今年年底,山西新型儲能裝機容量將達600萬千瓦。

概述(LYPCD-4000電調標準產品“電纜局部放電測試儀”操作更加簡便,功能更完備)
系統介紹
LYPCD-4000局部放電檢測儀可配合使用特高頻傳感器、TEV傳感器、聲電組合傳感器、超聲傳感器和寬頻帶電流互感器(HFCT)在線檢測變壓器、高壓開關柜、GIS、電纜接頭等高壓設備的局部放電情況。攜帶方便、測量快速,抗干擾能力強,便于現場使用。
其配置軟件具有實時波形圖、極大峰值顯示、定位等功能,軟件也可以詳查分析某個相位波形,窗口隨意放大和縮小,也可以對該段數據進行頻譜分析,分析放電波形的頻譜含量,使放電波形之間更具可比性,全方面統計分析試驗數據,減少試驗中非穩定性因素對試驗結果的影響。
本儀器采用自動或手動記錄保存試驗數據和瞬態放電波形,提供后期數據分析參考。
技術參數(LYPCD-4000電調標準產品“電纜局部放電測試儀”操作更加簡便,功能更完備)
技術特性
|
|
通道數
|
2/4個電信號接口,1個外同步接口
|
采樣率
|
*大200MSa/s
|
采樣精度
|
12bit
|
量程范圍
|
100dB
|
量程切換
|
0-9共10檔
|
頻帶范圍
|
1Hz-60MHz
|
本量程非線性誤差
|
5%
|
檢測靈敏度
|
≥5pC(實驗室條件下);≥10pC(現場條件下)
|
圖譜顯示方式
|
二維PPRS顯示、三維PRPD顯示、正弦顯示、統計、頻譜(AE)5種顯示
|
電源模式
|
內置鋰電池/AC 220V
|
顯示
|
|
顯示屏
|
6.5寸 TFT真彩色觸摸液晶顯示屏
|
分辨率
|
640×480
|
存儲
|
|
物理存儲
|
4GB
|
硬盤
|
32G固態硬盤 用于存儲試驗記錄及試驗數據
|
接口
|
|
RS232*1
|
用于與PC機同步傳輸接口
|
USB*2
|
可外接鼠標鍵盤,以及外接移動存儲設備
|
電源模式
|
電池供電(16.8V鋰電池)+外置電源(220V AC)
|
電信號接口
|
2/4路BNC接口,用于信號輸入
|
E-Trig接口
|
外同步接口
|
網口*1
|
用于連接網絡
|
接地鈕
|
外部接地用
|
通用說明
|
|
CPU
|
主頻1.6GHz
|
系統
|
WIN7
|
使用環境溫度
|
-20℃至60℃
|
存儲環境溫度
|
-20℃至85℃
|
尺寸
|
280*190*80 mm
|
重量
|
3.5kg
|
配置清單
|
主機
|
用于信號采集、波形顯示、數據處理、存儲
|
超聲波傳感器
|
用于測量局部放電產生的超聲波信號
|
檢測頻帶
|
20~200kHz
|
靈敏度
|
≤10 pC
|
增益
|
100dB
|
超高頻傳感器(UHF)
|
用于測量GIS中局部放電產生的超高頻信號
|
檢測頻率
|
300~1500MHz
|
HFCT(高頻電流互感器)
|
用于測量設備接地線中通過的局部放電信號
|
檢測波段
|
500kHz~30MHz
|
檢測靈敏度
|
-100dB/10pC
|
TEV傳感器
|
用于測量開關柜等高壓設備局部放電、定位
|
信號采集
|
電容式
|
檢測頻率
|
3~100MHz
|
測量范圍
|
-20~60dB/mV
|
聲電組合探測器
|
用于測量電纜接頭局部放電
|
超聲波傳感器
|
用于測量電纜接頭局部放電產生的超聲波信號
|
中心頻率
|
40kHz
|
靈敏度
|
≤10 pC
|
電信號傳感器
|
用于測量電纜接頭局部放電產生的電磁波信號
|
檢測頻帶
|
20k~1MHz
|
靈敏度
|
≤10 pC
|
引用標準(LYPCD-4000電調標準產品“電纜局部放電測試儀”操作更加簡便,功能更完備)
高壓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標準的共用技術要求 DL/T 593
3.6kV~~40.5kV 交流金屬封閉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 DL/T 404
3.6kV~~40.5kV 交流金屬封閉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 GB 3906
局部放電測量GB/T 7354
電力設備局部放電現場測量導則 DL/T 417
高電壓試驗技術 第1部分:一般試驗要求 GB/T 16927.1
高電壓試驗技術 第2部分:測量系統 GB/T 16927.2
高電壓試驗技術 第3 部分: 現場試驗的定義及要求 GB/T 16927.3
在距離新疆民豐縣城約70公里的薩勒吾則克鄉,隨著導線順利跨越和若鐵路、國道315線并抵達188號鐵塔,和田—民豐—且末—若羌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全線貫通,標志著我國很大的750千伏超高壓環網工程——新疆環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輸變電工程歷時15年建設實現全線貫通。這項規模宏大、建設艱難的工程,正逐步成為西部能源輸送與經濟發展的新動脈。
新疆環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輸變電工程由9項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分階段施工完成,共建變電站9座、開關站1座,線路總長4197公里。電網延伸覆蓋區域將達到106萬平方公里,接近我國陸地面積的1/9,成為我國很大的750千伏輸電環網。
環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輸變電工程的建成將全方位提升南疆五地州的供電保障能力,支撐南疆產業升級與經濟高質量發展。預計到2025年,南疆五地州很大用電負荷將超過1400萬千瓦,該工程將為若羌、且末等地的礦產開發、新能源產業發展及鄉村全方位振興提供堅實的電力保障,推動塔里木盆地煤電油氣風光儲資源開發,加速能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工程投運后可帶動產業投資超283億元,提供就業崗位超8000個,助力新疆經濟社會發展。
環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將有力推進南疆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新增800萬千瓦新能源接納能力,大幅提升南疆光伏等新能源匯集送出能力,帶動南疆5000萬千瓦新能源發展,保障且末、若羌等地光伏治沙項目并網。同時,工程進一步優化南疆主網架,推動新疆形成“北接南延、西連東送”的750千伏樞紐型電網格局,提升南疆很大供電能力80萬~100萬千瓦。工程將加速新疆電網形成“內供七環網、外送五通道”主網架,打通內部供電“一公里”,串聯外送通道“主動脈”,推動新疆與青海大電網互聯互通,提升綠色能源外送能力,服務國內電力保供大局。
環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輸變電工程線路幾乎沿我國極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展開,施工需攻克諸多沙漠難題。從10年3月巴州750千伏變電站開工建設開始,15年間數萬名電網建設者與沙海搏斗,書寫著“沙退人進”的奇跡。
上海來揚電氣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