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重慶持續籠罩在低溫天氣下,用電負荷攀升,迎峰度冬電力保供逐漸進入關鍵時期。得益于全息數字電網的有力賦能,在重慶沙坪壩、九龍坡等部分主城區,電力保供工作質效明顯提升,上千公里電力線路巡視時長縮短15%,隱患處置時間縮短30%。
據悉,自2023年啟動建設以來,重慶全息數字電網已覆蓋沙坪壩、渝中、九龍坡、大渡口、高新區1000余公里線路,在轄區電力線路占比逾八成,除禁飛區外全息數字電網覆蓋率達100%。依托全息數字電網,這一區域從電網建設到后期巡檢、故障處理等實現全周期、全方位、全流程數字化管控。
記者近日走進國網重慶市區供電公司輸電全景監控中心,這里就是重慶全息數字電網的“集控大腦”,只見大屏幕上各類數據不斷跳動,一條條電力傳輸線路組成的“虛擬電網”映入眼簾,電力線路狀態、周邊環境“一屏統覽”,實體電網“風吹草動”都在數字電網一一映射。線路一旦出現故障即自動告警,監控中心實時遠程感知,并立即響應。
一、概 述(LYZJ-V全自動絕緣油耐壓測試儀操作更加簡便,功能更完備)
是我公司科研技術人員,依據國家標準GB507-86及行標DL-474·4-92DL/T596-1996的有關規定,發揮自身優勢,經過多次現場試驗和長期不懈努力,精心研制開發的高準確度、全數字化工業儀器。該機操作簡便,造型美觀大方。由于采用了全自動數字化微機控制,所以測量精度高、抗干擾能力強、方便可靠。
二、儀器特點(LYZJ-V全自動絕緣油耐壓測試儀操作更加簡便,功能更完備)
1. 儀器采用大容量單片機控制,工作穩定可靠;
2. 儀器內設寬范圍看門狗電路杜絕了死機現象;
3. 多種操作選擇,儀器程序設有GB1986、GB2002兩種國家標準方法和自定義操作,能適應不同用戶的多種選擇;
4. 儀器油杯采用特種玻璃一次澆鑄成型,杜絕了漏油等干擾現象的發生;
5. 儀器獨特的高壓端采樣設計讓測試值直接進入A/D轉換器,避免了在模擬電路中造成的誤差,使測量結果更加準確;
6. 儀器內部具有過流、過壓、短路等保護等功能,并且具有極強的抗干擾能力,電磁兼容性好;
7. 便攜式結構,易于移動,戶內外使用均很方便。
三、技術指標(LYZJ-V全自動絕緣油耐壓測試儀操作更加簡便,功能更完備)
1. 升壓器容量 1.5 kVA
2. 升壓速度 2.0 kV/s,2.5 kV/s,3.0 kV/s,3.5 kV/s 四檔任選
3. 輸出電壓 0~80 kV
4. 電源畸變率 <4%
5. 顯示方式 大屏幕液晶漢字顯示
6. 電極間隙 標準2.5 mm
7. 外形尺寸 430 mm×410 mm×412 mm
8. 儀器重量 29 kg;
四、使用條件(LYZJ-V全自動絕緣油耐壓測試儀操作更加簡便,功能更完備)
1. 環境溫度 0~40℃
2. 相對濕度 ≤85%
3. 工作電源 AC 220V ± 10%
4. 電源頻率 50 ± 5 Hz
5. 功率消耗 <200
五、機箱及面板部件說明(LYZJ-V全自動絕緣油耐壓測試儀操作更加簡便,功能更完備)
1.液晶顯示屏;2.功能鍵;3.打印機;4.升壓速率切換開關;5.指示燈;
6.油杯倉蓋;7.溫、濕度傳感器;8.地線柱;9.電源插口;10.電源開關;11.高壓警示標志

1. 液晶屏 顯示日期、時間、操作參數、測試結果、操作菜單提示等相關信息;
2. 功能鍵 選擇設置操作參數;
3. 打印機 打印單次及多次測試結果的平均值;
4. 切換開關 選擇不同升壓速率;
5. 指示燈 燈亮時表示相關操作步驟正在進行中;
6. 油杯倉蓋 打開后放入或取出油杯,關閉后方可進行測試;
7. 溫濕傳感器 測量攝氏溫度和相對濕度,并轉換為數字信號加以顯示;
8. 地線柱 可靠的地線連接柱;
9. 電源插座 良好插接AC 220V 50Hz電源線;
10. 電源開關 控制儀器電源通斷;
11. 高壓標志 提示高壓危險的三角標志。
“通過采集輸變電設施的物理數據,進行1:1三維立體還原和數字化全景呈現,我們在網絡云端構建了一張數字孿生電網,實現虛擬電網與現實電網的深度感知交互、雙向智慧控制,有力提升電網運維水平。”國網重慶市區供電公司工程師表示,過去輸電線路運維存在盲點,依賴現場人工查勘,且存在視野盲區,管理難度較大、效率也不高;而現在,足不出戶就可開啟數字化輸電運維。
由于全息數字電網對實體電網全方位“復刻”,有力保障線路巡檢。近期正處于迎峰度冬期間,線路負荷增大,巡檢頻次加密,但工作人員并未感覺到工作量明顯增大。
“每次巡檢屏梨線前,我都會提前在數字電網調取巡視線路或點位的具體情況,對現場情況了然于胸,只需十來分鐘即可做好巡檢方案,而過去可能需要半天時間。”國網重慶市區供電公司數智運檢班班長說,屏梨線是重慶沙坪壩區一條重要輸電線路,依托全息數字電網,他對屏梨線的巡檢效率大大提升,還可精準對無人機下發指令,令其自主開展巡檢,并將巡檢結果反饋到系統。
記者還了解到,由于巡檢無人機嵌入電力北斗地圖導航和前端識別模塊,巡檢中拍攝的圖片可自動上傳至管控平臺。“我們依托人工智能算法進行精準識別,即便是螺帽裂紋這類細小隱患,都可以��時精準發現。”
上海來揚電氣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