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電檢測是一種先進的電力設備檢測手段,能夠在不停電的情況下準確診斷設備的健康狀況,及時發現潛在隱患,有效避免故障發生。鹽城供電公司變電運維中心根據帶電檢測作業方案與技術規范要求,通過理論+實操、原理講解+案例分析相結合的方式分批次開展超聲波局放檢測、紅外測溫技能培訓工作,確保運維人員“熟悉結構特點、明白故障機理、掌握檢測技能”,實現運維班組自主完成紅外熱成像普測、GIS超聲波局放檢測等運檢一體化全過程作業;他們充分利用運檢項目自主實施機會,按照“老帶新”原則組建項目自主實施團隊,由技能師傅針對設備安裝、交接試驗等周期檢修涉獵不到的環節開展實戰教學,搭建“沉浸式”技能培訓平臺,團隊內分設一次檢修、電氣試驗、二次檢修等工作組,各專業組密切配合、互通有無,青年員工在實戰歷練中快速成長;他們深入貫徹落實國網、省公司關于設備運檢全業務核心班組建設的工作部署,對基層班組能力現狀開展充分調研與評估,因地制宜制定實施方案并有序推進各項工作,今年順利完成了220千伏高榮變220千伏隔離開關換型、110千伏合德變電流互感器更換、變電站組合電器和開關柜局部放電測試等多個項目的自主實施帶電檢測工作,有力推動核心能力回歸,進一步夯實本質保障基礎。

一、產品概述(YDQC工頻交流耐壓儀產品十分精細)
是在同類產品YDJ(G)型高壓試驗變壓器的基礎上,按試驗變壓器國家標準ZBK41006—89要求,經改進后生產的一種新型產品,本系列產品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緊湊、功能齊全、使用方便等特點。實用于電力、工礦、科研等部門,對各種高壓電氣設備、電氣元件、絕緣材料進行工頻耐壓試驗和直流泄漏試驗,是高壓試驗中必不可少的儀器。
二、產品結構(YDQC工頻交流耐壓儀產品十分精細)
鐵芯為單框式。線圈采用同芯圓筒多層塔式結構,初級低壓繞組繞在鐵芯上,次級高壓繞組繞在低壓繞組外側,這種同軸布置減少了繞組間的藕合損耗。高壓硅堆用特殊工藝封裝在套管內,產品的外殼制成與器芯配合較佳的八角形結構,整體外型美觀大方。其內外部結構見圖1。
產品型號含義
1-均壓球;2-硅堆短路桿;3-高壓套管;4-油閥;5-殼體;6、7-調整電壓輸入a、x端子;8、9-儀表測量E、F端子;10-高壓尾X端子;11-變壓器外殼接地端;12-高壓輸出A端子;13-高壓整流硅堆;14-內部均壓環;15-變壓器鐵芯;16-初級低壓繞組;17-測量儀表繞組;18-二次級高壓繞組;19-變壓器油。
三、工作原理(YDQC工頻交流耐壓儀產品十分精細)
為單相變壓器,聯結組標號II。單臺高壓試驗變壓器的工作過程,用交流220V(10KVA以上為380V)電壓接入電源控制箱(臺),經電源控制箱(臺)內自藕調壓器(50KVA以上調壓器外附)調節0~200V(10KVA以上0~400V)電壓至試驗變壓器的初級繞組,根據電磁感應原理,在試驗變壓器高壓繞組可獲得試驗所需的高電壓。其工作原理圖見圖2所示。
1、單臺高壓試驗變壓器工作原理示意圖
圖2 :單臺高壓試驗變壓器工作原理示意圖
在試驗變壓器中:a、x為低壓輸入端;A、X 為高壓輸出端;E、F為儀表測量端。
2、單臺交直流兩用型高壓試驗變壓器工作原理見圖3。圖中所示:高壓套管內裝有高壓硅堆,串接在高壓回路中作高壓整流,以獲得直流高電壓。當用一短路桿將高壓硅堆短接時,可獲得交流高電壓,其狀態為交流輸出;反之在抽出短路桿時,其狀態為直流輸出。
3、三臺高壓試驗變壓器串激獲得更高電壓原理見圖4,串激高壓試驗變壓器有很大的優越性,因為整個試驗裝置由多個單臺串激式試驗變壓器組成,單臺試驗變壓器有著體積小、重量輕、便于運輸的特點,它既可以串接成高出幾倍的單臺試驗變壓器輸出電壓組合使用,又可以分開單獨使用。整套試驗裝置投資小、經濟實惠。圖3所示:在三臺串激式試驗變壓器串激使用中,單臺試驗變壓器B1、B2、B3的輸出電壓都是U,第1、2級的試驗變壓器內部都有一個激磁繞組,分別為A1、C1 和A2、C2。當控制電壓加在第1級試驗變壓器B1的初級繞組a1、x1上,激磁繞組A1、C1給予試驗變壓器B2初級繞組供電,第2級試驗變壓器B2的激磁繞組A2、C2給試驗變壓器B3的初級繞組供電。由于第1級試驗變壓器B1的高壓尾及殼體接地,第2、3級的試驗變壓器B2和B3對地有絕緣支架的隔離,這樣試驗變壓器B1、B2、B3對地輸出電壓分別為1U、2U、3U。
圖3:三臺高壓試驗變壓器串激工作原理示意圖
B1、B2、B3- 串激式高壓變壓器;1U、2U、3U-各級對地電壓;
PV- 高壓示值表(KV); ZJ1、ZJ2-絕緣支架。
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發布變電站無人機三維建模及航線規劃軟件,標志著該公司已具備變電站三維建模及航線規劃自主實施能力。
據了解,變電站無人機三維建模及航線規劃軟件基于無人機和激光雷達硬件系統,可以快速生成傾斜攝影模型和高精度激光點云模型,并通過讀取設備臺賬信息一鍵生成無人機航點航線。應用該軟件后,1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單個建模及無人機航線規劃時間從原來的4~6天縮短至2~3天。同時,該軟件集成了變電站空間路徑規劃、航線可靠校驗等系列算法,提升了航線規劃過程的智能化水平,確保了無人機飛巡的可靠性。而且軟件界面友好,操作簡單,便于運維人員快速掌握應用。
據介紹,國網湖北電力通過舉辦變電專業無人機三維建模比武、變電專業無人機航線規劃軟件比武等活動,評估和篩選成熟的三維建模及航線規劃軟件,制訂量化評價準則,完善軟件綜合性能,在此基礎上發布了變電站無人機三維建模及航線規劃軟件。“我們將在目前應用的基礎上不斷完善無人機三維建模和航線規劃軟件。預計到年底,該軟件在湖北電網1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的應用覆蓋率可達50%以上。”
上海來揚電氣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