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星授時GPS核相儀技術規范一、系統配置
儀表鋁箱
|
2個
|
甲主機
|
1個
|
乙主機
|
1個
|
X探測器
|
1個
|
Y探測器
|
1個
|
絕緣桿(3.2米)
|
2根
|
充電器
|
2個
|
探針
|
2個
|
探鉤
|
2個
|
說明書
|
1套
|
自檢線
|
1條
|
衛星授時GPS核相儀技術規范二、技術特點
1、超遠距離核相不受地形限制,可用于室外、室內、地下室的核相。
2、超遠距離核相儀不用停電、倒電,可直接核相。
3、可用于高壓線路和完全密封的環網柜低壓感應點核相。
4、衛星授時GPS核相儀技術規范具有GSM短信通信功能,兩主機可以互發測試數據給對方,自動完成核相,并顯示相位差、核相結 果(“同相”或者“異相”)。
5、語音播報核相結果。
6、頻率、相位、相序測試,相量圖顯示。
衛星授時GPS核相儀技術規范三、技術指標
1、準確度:
遠距離核相:誤差≤5°;
近距離核相:誤差≤3°。
2、核相定性:兩主機測試X、Y的相角差值≤20°為同相,相角差值(120± 20°)或(240± 20°)為異相。
3、無衛星信號情況下本機仍可繼續準確核相60分鐘。
4、核相時甲乙主機之間核相距離≥500km。
5、主機與探測器的無線通訊距離約80m。
6、接觸測試交流電壓等級為15V——35kV,非接觸400V——220Kv,超過35kV的裸線必須采用非接觸核相。
7、測試數據存儲器容量可達99組(每組存8條測試數據)。
8、主機和探測器均內置可充電鋰電池,電池容量1000mAH。
衛星授時GPS核相儀技術規范四、操作方法
1、遠距離核相:甲主機接收X探測器信號,乙主機接收Y探測器信號。
2、近距離核相:甲主機接收X和Y信號,乙主機必須關閉電源。
3、按“POWER”鍵開機,甲機按“左右”鍵選擇遠距離/近距離核相模式,然后按“READ鍵確認(乙主機無模式選擇)。
4、設置對方主機的手機號碼,按“左右”鍵移動位光標,按“上下”鍵修改數字。然后按“READ”鍵確認。也可以不用SIM卡人工核相。
5、搜索信號:首先搜索手機移動網絡信號,約35秒。然后搜索衛星信號,將兩個主機拿到室外無遮擋天空的空曠位置,(空曠廣場、十字路口、遠離建筑物等)主機垂直朝向天空,1至3分鐘可以收到衛星時鐘信號,若未收到時鐘信號則更換位置重收。衛星顆數大于4~5顆1分鐘以上時,主機時間自動校準到衛星時間,即衛星授時成功,可進行核相(可在室外、室內、地下室等無衛星信號的場所核相)。
6、自檢:將兩個主機靠近放一起, X、Y采集器掛在同一220V相線上校驗,如主機顯示的X,Y相角差值≤±10°,儀器正常。
7、存儲:在測試頁面中,按“HOLD”鍵主機開始記錄測試結果,每8條測試結果作為一組數據存儲,*多可存儲99組。再按下“HOLD”鍵返回測試頁面。
8、查閱:在測試頁面中,按“READ”鍵進入查閱已存儲的記錄,按“上下左右”鍵切換組別。再按“READ”鍵返回測試頁面。
9、發送短信:在測試頁面中,按“FILTER”鍵,連續測試8條數據后,發短信給對方進行自動核相并顯示結果。若沒裝SIM卡就根據X、Y的相位差人工判斷。
10、打開主機電池蓋可以裝SIM卡或更換電池。打開探測器底座可以更換電池。
移動互聯時代,以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已經深入百姓生活,成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什么是非法“第四方支付”呢?
據福建省南平市順昌縣公安局網安大隊教導員黃浩介紹,所謂“第四方支付”平臺是指未獲得國家支付結算許可,違反國家支付結算制度,依托支付寶、財付通等正規第三方支付平臺,通過大量注冊商戶或個人賬戶,非法搭建的支付通道。
近日,福建省公安機關成功破獲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搗毀5個非法“第四方支付”平臺,查明平臺充值資金流水1.1億余元,抓獲犯罪嫌疑人40余名,涉及福建、遼寧、河南等省市。據了解,不法分子是通過開設所謂的網絡科技公司,以經營互聯網接入及相關服務為名掩蓋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之實。與此同時,犯罪團伙成員通過網絡買賣、身份證、手機卡、U盾等“四件套”,再高價出售給境內外不法分子來非法牟利。
處在這一網絡黑灰產業鏈上游的,正是涉嫌“洗錢”的非法“第四方支付”平臺。這些平臺與境外非法**網站或詐騙組織對接,利用“四件套”注冊網絡虛擬支付賬號,在資金幾經流轉后實現洗錢目的,犯罪分子再從中抽取傭金。
通常情況下,使用這些非法支付平臺的是一些**、詐騙和**等團伙、人員,為規避監管,他們只能通過非法支付平臺層層轉賬。因此,此類非法支付平臺抽取的手續費也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