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電網公司在無人機巡檢領域致力于模式更新與技術升級,從高壓到低壓、從東部到西部,全網逐漸形成“機巡為主,人巡為輔”的線路運維模式,已實現輸、配、變三個專業巡視工作的全方位覆蓋,構建了全域無人化智能巡檢體系;11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的機巡覆蓋率、三維數字化通道建設覆蓋率以及無人機自主巡檢線路覆蓋率均達到了100%。
氫能作為清潔、高效的能源載體,正逐漸成為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東電網公司廣州供電局將無人機技術和氫能技術相結合,自主研發氫動力多旋翼無人機“氫旋Ⅱ”,在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保供電線路巡檢中成功完成第1次實戰化應用。“氫旋Ⅱ”只有不到9千克的機身重量,單瓶氫氣可達80分鐘超長續航,相較鋰電無人機提升270%。
氫能無人機只是氫能技術其中一個應用場景。當前,氫能已發展為用能終端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載體,今年6月,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用戶側燃料電池微網集成與主動支撐電網關鍵技術”項目示范工程在廣州國際氫能產業園正式開工建設,預計2026年投產,建成先進水平的氫熱電高效聯供燃料電池微網,熱電聯供綜合效率超90%。
一、適用范圍(LYCJ2000高壓變壓器“沖擊電流發生器”操作方案)
本發生器適用于35千伏及以下電壓等級的空氣間隙,套管、電力變壓器(容量2000VA及以下)和互感器等試品進行標準雷電沖擊電壓全波試驗。
二、一般使用條件(LYCJ2000高壓變壓器“沖擊電流發生器”操作方案)
※ 海拔高度:<1000m
※ 環境溫度:-10℃~+40℃
※ 相對濕度:<80%(25℃)
※ 極大日溫差:25℃
※ 使用環境:戶內
※ 無導電塵埃
※ 無火災及爆炸危險
※ 無腐蝕金屬和絕緣的氣體
※ 電源電壓的波形為正弦波,波形畸變率<5%
※ 接地電阻小于0.5Ω
※ 安裝地點:戶內
三、遵循技術標準(LYCJ2000高壓變壓器“沖擊電流發生器”操作方案)
※ GB7449 電力變壓器和電抗器的雷電沖擊和操作沖擊的試驗導則
※ GB1094.3 電力變壓器第3部分 絕緣水平和絕緣試驗
※ GB/T 311.1 高壓輸變電設備的絕緣與配合
※ GB/T 16927.1 高電壓試驗技術 第1部分 一般試驗要求
※ GB/T 16927.2 高電壓試驗技術 第2部分 測量系統
※ GB/T 16896.1 高電壓沖擊試驗用數字記錄儀
※ ZBF 24001 沖擊電壓試驗實施細則
※ GB/T11920 電站電氣部分集中控制裝置通用技術條件
※ GB/T191 包裝儲運圖示標志
※ DL/T 846.1 高電壓測試設備通用技術條件 第1部分:高電壓分壓器測量系統
※ DL/T 848.2 高壓試驗裝置通用技術條件 第2部分:工頻高壓試驗裝置
※ DL/T 848.5 試驗裝置通用技術條件 第5部分:沖擊電壓發生器
※ DL/T ´´´´ 《高壓線路絕緣子沖擊電壓擊穿試驗¾定義、試驗方法和判據》的規定
四、設備組成(LYCJ2000高壓變壓器“沖擊電流發生器”操作方案)
1.LYCCD-100直流充電裝置 1套
2.LYCJ2000-400沖擊電壓發生器本體(包括全部調波元件) 1套
3.LYRF-400弱阻尼電容分壓器 1套
4.LYAT自動測控系統 1套
5.LYFJ二次回路測量線、控制線 1套
五、主要技術指(LYCJ2000高壓變壓器“沖擊電流發生器”操作方案)
系統技術參數
1、標稱電壓:400kV
2、額定級電壓:100kV
3、額定能量:20kJ
4、沖擊電容量:0.25 uF
5、總級數:4級
6、額定級電容量:1uF (單臺脈沖電容器2uF/2×50千伏,共4級)
7、沖擊電壓波形: 雷電波:T1=1.2uS±30%、T2=50uS±20%、峰值電壓偏差≤3%,
截波時間:2~5uS;沖擊電壓波形參數及其偏差均符合GB/T 311.1及GB/T 16927.1國家標準的要求。
8、電壓利用系數:負荷電容為1000PF以下時,標準雷電波的電壓利用系數≥90%,
9、同步范圍:級電壓在20%~100%額定電壓范圍內,正負極性同步范圍不小于20%;
10、同步放電失控率:<2%
11、極低輸出電壓:≤±20%額定電壓
12、充電電壓不穩定度:<±1.0%
13、使用持續時間:在2/3額定電壓以上,每120秒充放電一次可連續運行,在2/3額定電壓以下,每60秒充放電一次可連續運行
六、主要元件的技術說明:
1、直流充電部分
(1)采用可控硅恒流調壓裝置,額定輸出電壓±100kV,額定輸出直流電流10-100mA;
(2)采用油浸式充電變壓器,次級電壓50kV,額定容量5千伏安;
(3)采用LYDL-200kV/100mA的高壓整流硅堆,反向耐壓³200kV,平均電流³0.1A,高壓整流硅堆安裝在充電變壓器內,可由傳動機構自動倒換充電電壓極性。控制臺上有極性開關轉換按鍵;
(4)高壓整流硅堆保護電阻采用漆包電阻絲有感密繞在絕緣管上;
(5)自動控制時,恒流充電裝置在10%~100%額定充電電壓范圍內,實際充電電壓與整定電壓偏差不大于±1%,充電電壓的不穩定性不大于±1%,充電電壓的可調精度為1%;
(6)直流電阻分壓器1只,采用100kV,200MW,油浸式金屬膜電阻。低壓臂電阻裝在分壓器底法蘭內,低壓臂上的電壓信號用屏蔽電纜引入控制臺內;
(7)自動接地開關采用電磁鐵分合接地機構,試驗停止時可自動將主電容器短路并經保護電阻接地;
(8)充電變壓器(包括高壓整流硅堆及極性轉換裝置)及其保護電阻,自動接地開關和絕緣支柱等安裝在一個底盤上;
2、本體部分
(1)主體結構形式采用仿德國HIGHVOLT-H型
(2)本體采用雙邊不對稱充電回路,每級額定電壓100kV;
(3)本體絕緣支柱4級塔式結構.每級包括1臺MWF100-3鐵外殼油浸式脈沖電容器、充電電阻、波頭電阻、波尾電阻和點火球隙等,當產生雷電波時,根據試品電容量大小,選擇適當的雷電波波頭電阻、波尾電阻和級數;
(4)級脈沖電容為3±0.05mF,直流工作電壓±100kV,電容器剩余電感£0.15mH,電容器出線套管能夠承受垂直拉力15kg,同時保證不損壞和滲漏油,電容器出線套管能夠承受垂直拉力15kg,在以上范圍無損壞和滲漏油,電容器安裝就位無變形;
(5) 波頭電阻、波尾電阻均采用板形結構,無感繞制。
電阻采用西門子的特殊結構,保證電阻的熱容量能滿足試驗要求;剩余電感小;
(6) 接頭均為彈簧壓接式,方便調波時的插拔且接觸可靠;
(7) 波頭、波尾電阻支架可以由多支電阻同時并聯使用;
(8) 第1級球隙采用雙邊異極性觸發,第2級至第四級球隙均采用三間隙橢圓球隙點火,從而保證觸發的可靠性;
(9)各級球隙距離由低速永磁電動機驅動作直線調整,裝置噪音小,定位無慣性,準確、快速,控制顯示對應球距的放電電壓;
(10)球隙距離也可在控制部分人為干預;
(11)本體可每2級或多極并聯使用,并聯連接桿采用統一接插件,方便換接;
(12) 本體支柱采用玻璃鋼材料制造,很高電位的部分采取抗老化和電暈的措施;
(13) 各級均采取防暈措施,在充電過程中不會出現明顯電暈。
3、LYRF-400kV/300pF沖擊弱阻尼分壓器
(1)高壓臂由電容器組成,電容額定參數400kV/300pF
(2)額定雷電沖擊耐受電壓為400kV
(3)分壓器分壓比為:2000:1
(4)測量不確定度:小于2.5%
(5)過沖:≤20%
(6)部分響應時間:≤100ns
(7)弱阻尼電容分壓器的方波響應特性滿足GB/T 311.1及GB/T 16927.2的標準要求
南方區域電力市場啟動連續結算試運行,這是國內統一電力市場初步建成的重要標志性成果,背后的技術支撐正是公司研發國內首套全自主可控求解器——“天權”。其計算效率超國外很頂端同類軟件14%,日均降低總發電成本7000萬元,減排二氧化碳1.86萬噸。自7月1日起至9月15日,超20億千瓦時來自廣東、廣西、云南的電量,將通過閩粵聯網工程及相關聯絡通道全天候輸送至上海、浙江、安徽、福建,是目前國內規模很大的一次跨經營區市場化電力交易,有力支持當地迎峰度夏電力供應保障。
在用電占建筑用能80%以上的深圳,用電數據與碳排放數據息息相關。依托電碳運營服務平臺與政企數據共享機制,實現了用電數據與碳排放數據的實時互通。電碳耦合技術的突破,搭建起碳排放監測的“透明橋梁”。在華發工業園,深圳市工信局通過平臺精準掌握企業能耗與碳排放動態;在東莞康源電子,電碳融合計量表成為企業綠色轉型的“碳導航”,實時顯示用電對應的碳排放數據,推動綠電消費占比從零躍升至32%;南網能源院在國內率先開展電碳耦合技術研發攻關,開創了涵蓋電碳監測、核查、認證等全鏈條的電碳耦合技術體系……電碳耦合技術讓抽象的“碳足跡”轉化為可量化、可調控的具體數據,既為企業綠色轉型提供依據,還可持續提升碳排放管控水平和新能源消納能力。
同樣在深圳,1200萬千瓦的虛擬電廠總裝機容量領跑國內,61家運營商聚合6萬余個可調資源。在秒級智能調度的精準調控下,充電樁、空調、新能源汽車、儲能設備等海量分布式資源被迅速激活并協同調用,既能高效平抑電網峰谷波動,又為電網的穩定運行構筑起一道靈活可靠的柔性防線。不僅如此,前海供電園區還通過核心裝備電鴻化改造,讓儲能站、光伏站、能源冷站等資源實現即插即用,指令響應速度提升至分鐘級,累計創造超百萬元共同收益。
這種“源網荷高度靈活互動”的模式,讓分布式新能源從“零散分布”變為“有序聚合”,釋放出規模化減碳效能。南方電網公司積極推進“以電帶碳、以碳促電”的耦合機制,探索推動電力市場與碳市場協同,深化碳計量等電碳耦合技術研發應用,以電碳耦合技術打通碳排放管控全鏈路,將電網從傳統輸電載體升級為綠色轉型的“助推器”。
南方電網公司深入踐行“四個變革、一個合作”能源保障新戰略,堅定實施更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發展新型直流輸電、人工智能等技術,建成結構復雜、技術先進、清潔電力占比高的綠色電網,以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塑造能源電力生產力新質態,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可靠更上等更綠色的電力供應,為中國式現代化的綠色發展提供堅實可靠的能源支撐。
上海來揚電氣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