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脊之上,銀光熠熠。在保定淶源縣,10千伏吉河線新建成的17基鐵塔托舉著2.93千米的線路,矗立在銀坊鎮吉河村海拔1200多米的大山之上。
“以前,這段線路在山谷中,電桿隨著蜿蜒的山路分布。在去年夏天的山洪中,山路被沖毀,電桿、線路也全部損毀。”淶源縣供電公司運維檢修部主任介紹。今年,該公司將受洪水損壞的電桿由山谷遷改至山上,并全部升級為鐵塔,采用深基礎設計,通過坑基澆筑防水混凝土、擴大底樁深度的施工工藝增強鐵塔基礎抗雨水沖刷的穩定性。改造后的線路成功經受住了今年夏季多次暴雨的考驗。
河北南網供區地處太行山脈以東。受山區地形影響,這里成為暴雨高發區。
為提升電網抗災能力,國網河北電力給易受內澇、洪水、強風等災害影響的線路、變電站制訂了一系列遷改方案和改造措施。今年6月前,國網河北電力共完成16條重點線路隱患治理、32條線路高風險區段桿塔及護坡治理,并將于11月前完成1505條歷史受災區域的配電線路改造提升。
配電站房是電網連接用電客戶的重要關口。國網河北電力根據實際情況,分類強化配電站房的防汛能力。
針對新增配電站房,河北省政府發布《民用建筑配電設施防汛防澇通用規范》。國網河北電力督促新增民用建筑嚴格執行設置在地面一層及以上的要求,在地上配置應急發電接口,確保不再新增地下配電站房。
國網河北電力對現有地下配電站房采取加裝防水擋板、設置阻水坡等治理措施。
“在本輪治理中,我們還積極使用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在涿州啟用10座‘膠囊式’全封閉配電室,在滄州投運智能配電室,配電室里配備了電磁傳感器、智能化感知系統一體機等設備,智能監控室內環境。一旦有積水,這些智能設備可自動啟動排水裝置,防止配電室內設備被淹。”

一、串聯諧振基本原理(LYYD2000調頻式串并聯諧振耐壓成套試驗項目專業產品值得您信賴)
串聯諧振耐壓試驗是利用電抗器的電感與被試品電容組成LC串聯回路,調節變頻電源輸出的電壓頻率,實現串聯諧振,在被試品上獲得高電壓,是當前高電壓試驗的一種新方法,深受專家好評,在國內外已經得到廣泛的使用。
根據諧振原理,我們知道當電抗器L的感抗值Xl與回路中的容抗值Xc相等時,回路達到諧振狀態,此時回路中僅回路電阻R消耗有功功率,而無功功率則在電抗器與試品電容之間來回振蕩,從而在試品上產生高壓。
二、系統構成(LYYD2000調頻式串并聯諧振耐壓成套試驗項目專業產品值得您信賴)
全套試驗系統由調頻電源主機、電抗器、分壓器、激勵變壓器和補償電容器(可選器件)組成,接入被試品后組成一個諧振系統進行交流耐壓實驗。
主機: 就是一臺幅值和頻率可調的正弦波交流調頻電源,給諧振回路提供激勵源,同時提供電壓顯示、電流顯示、計時、保護、報警等功能。
電抗器:就是一個大電感線圈,與被試品(相當于電容)構成串聯諧振回路,可配置電抗器多節電抗器,使用時通過不同的串聯、并聯組合、實現不同的電感量以適用不同的試驗條件。
分壓器:內部通過電容器分壓,從試品上高電壓分得低電壓供主機測量、控制使用。
勵磁變壓器:隔離主機電源與諧振回路電源,并升高主機的輸出電壓。
補償電容器: 當試品電容量很小時,如果要實現系統諧振可能要求的電源頻率超出試驗標準的規定,可在試品上并聯一個補償電容,以實現試驗要求,稱此電容器為補償電容器。
三、主要技術性能(LYYD2000調頻式串并聯諧振耐壓成套試驗項目專業產品值得您信賴)
功率電源電壓:AC380V±10%、50Hz;
儀器電源:220V±10%、50Hz;
諧振輸出容量:800kVA;
儀器額定電壓:0~400kV;
輸出頻率范圍:30~300Hz;
輸出電壓波形:正弦波,波形畸變率<0.5%;
頻率調節靈敏度:0.1Hz,不穩定度≤0.05%;
系統噪聲:≤60db;
9、系統測量精度:<1級;
10.輸出電壓不穩定:<0.5%;
11.保護響應時間:1us;
12.電感非線性度:≤0.05%;;
13.滿功率輸出下,連續工作時間為60min
14.環境溫度:-15℃~+50℃;
15.相對濕度:≤90%RH;
16.海拔高度:≤2000米。
四 、面板及部件名稱(LYYD2000調頻式串并聯諧振耐壓成套試驗項目專業產品值得您信賴)
基于可靠穩定的內外部數據傳輸鏈路,電力遙感團隊創建了電力“遙感+氣象”融合應用新模式,提升輸電通道巡檢與風險評估的精細化、實時性水平。
以易飄浮物監測預警為例,近年來塑料薄膜等易飄浮物引發的輸電線路故障時有發生,部分易飄浮物可從距離線路500米以外的地方被風吹起落在線路上。但常規的技術手段很難主動預防易飄浮物造成的外力破壞風險。電力遙感團隊利用衛星遙感“看得清”的優勢,開發輸電線路易飄浮物精細化智能識別模型,得到按周更新的易飄浮物分米級辨識結果。在此基礎上,利用每日氣象預報和小時級地面氣象監測結果,電力遙感團隊開發易飄浮物氣象風險評估模型,實現小時級的高頻次監測預測和在線告警。
“這種模式可以讓運維管理人員更加直觀、清晰地了解通道現場情況。同時,易飄浮物氣象風險評估模型可以模擬易飄浮物落點,對每一處易飄浮物進行精準的活動軌跡仿真,在線預測風險,無須一線班組開展大范圍排查,節約了大量人力物力,解決了易飄浮物主動預防和精準防治的難點問題,對實際生產運維幫助更加明顯。”
除了對易飄浮物進行風險評估,電力遙感團隊還針對山火、強對流天氣帶來的線路覆冰舞動等多種隱患構建了差異化的電力“遙感+氣象”模型,推動輸電通道隱患監測方式從事中監測向事前精細化預測轉變。
上海來揚電氣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