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LQ-82輕型大電流發生器不斷努力進步概述:
SLQ系列升流器(大電流發生器)是根據電力部門和工礦企業在電氣設備試驗如:各種開關,電流互感器和其它電器設備作電流負載試驗及溫升試驗而專門設計制造的專用設備。
本系列產品視產品體積、重量采用分體/一體式結構,具有輸出電流無極調整,電流上升平衡、負荷變化范圍大、工作可靠、操作簡便、等特點。是工礦企業進行升流或溫升試驗較理想的設備。
二、SLQ-82輕型大電流發生器不斷努力進步主要技術參數:
注:“升流器額定輸出”中,左邊為串聯;右邊為并聯輸出參數
型號規格
|
容量
kVA
|
初級
|
次級
|
外型尺寸(mm)
長×寬×高
|
重量
kg
|
結構形式
|
V1
|
A1
|
V2
|
A2
|
SLQ-82-100
|
0.6
|
220
|
2.7
|
5
|
100
|
300×210×350
|
18
|
一體
|
SLQ-82-200
|
1.2
|
220
|
5.5
|
5
|
200
|
310×220×380
|
22
|
一體
|
SLQ-82-500
|
3
|
220
|
13.6
|
5
|
500
|
330×238×450
|
28
|
一體
|
SLQ-82-1000
|
5
|
220
|
22.7
|
5
|
1000
|
490×300×300
|
40
|
一體
|
SLQ-82-1500
|
6
|
220
|
27.3
|
5
|
1500
|
430×300×500
|
50
|
一體
|
SLQ-82-2500
|
12
|
380
|
31.6
|
5
|
2500
|
500×330×690
|
95
|
一體
|
SLQ-82-3000
|
15
|
380
|
39.5
|
5
|
3000
|
520×330×700
|
110
|
一體
分體
|
SLQ-82-4000
|
24
|
380
|
63
|
5
|
4000
|
540×350×720
|
130
|
一體
分體
|
SLQ-82-5000
|
30
|
380
|
79
|
5
|
5000
|
600×430×900
300×500×500
|
145
135
|
分體
|
SLQ-82-6000
|
36
|
380
|
95
|
5
|
6000
|
600×430×900
300×500×500
|
150
140
|
分體
|
SLQ-82-8000
|
48
|
380
|
126
|
5
|
8000
|
700×480×1000
380×550×550
|
200
160
|
分體
|
SLQ-82-10000
|
50
|
380
|
131.6
|
5
|
10000
|
700×500×1050
400×600×600
|
230
200
|
分體
|
SLQ-82-12000
|
72
|
380
|
189
|
5
|
12000
|
700×500×1050
400×600×600
|
280
260
|
分體
|
SLQ-82-15000
|
90
|
380
|
237
|
5
|
15000
|
700×500×1050
400×600×600
|
320
300
|
分體
|
SLQ-82-20000
|
120
|
380
|
316
|
5
|
20000
|
700×700×1200
500×700×700
|
380
350
|
分體
|
SLQ-82-30000
|
180
|
380
|
474
|
5
|
30000
|
700×700×1400
600×800×800
|
500
450
|
分體
|
更多特殊、大型規格根據客戶要求訂做。
|
三、SLQ-82輕型大電流發生器不斷努力進步使用環境:
1、工作電源:AC 220V/380V ±10% 50HZ
2、環境溫度:—10℃—40℃
3、產品周圍應無嚴重影響變壓器絕緣的氣體蒸氣,化學性沉積灰塵、污垢及其它爆炸性介質的場所。
四、SLQ-82輕型大電流發生器不斷努力進步工作原理:
本系列產品按入工作電源后,通過調整調壓器輸出電壓以獲得試驗所需的大電流。其工作原理圖如下:
五、SLQ-82輕型大電流發生器不斷努力進步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1、按電氣原理圖接好工作線路。變壓器外殼,操作臺等必須良好接地。
2、接通電源,操作臺上的綠色指示燈亮。按下啟動按鈕,紅色指示燈亮,此時升流器等待升流。
3、順時針均勻旋轉調壓器,注意操作臺上輸出電流指示直到所需的大電流,為了保證測試精度,可在儀表接線柱上串接一標準電流表。
4、試驗過程中,一旦發現不正常現象,應立即切斷電源 ,查明原因后再進行試驗。
5、試驗完畢,必須將調壓器回零,按停止按鈕切斷電源,切斷工作電源 ,方可拆除試驗接線,以保證。
六、注意事項:
1、本設備是為短時間的工作而設計的,所以不允許長時間在額定容量下工作,特別不允許超過額定電流運行,以防過熱,空載試驗時其允許的運行時間如下:
負載情況(占額定%)
|
較大運行時間(秒)
|
100
|
60
|
75
|
300
|
50
|
900
|
2、新安裝和長時間不用的變壓器,運行前用1500兆歐表測量線圈之間和線圈對地的絕緣電阻,其電阻值不低于0.5兆歐時,方可使用。
3、使用中升流變壓器和操作臺必須可靠接地,以保證。
4、使用時應緩慢均勻升流,搬運時應避免過大的震動。
5、調壓器與電刷接觸表面應保持清潔,視情況用90%酒精蘸棉紗擦拭干凈。
6、本設備應置于清潔、通風、干燥和室內保存。
七、設備成套性:
1、操作臺 一臺
2、升流變壓器 一臺
3、產品合格證 一份
4、產品使用說明書 一份
八、產品售后服務
本產品自售出后一年內免費保修。
霍英東中年賣樓花,躋身超級富豪。
翻閱霍英東初的履歷表,鏟煤工、打鐵工、機場苦力、汽車學徒、糖廠化驗員、稱米工……他要么因為要求極嚴做不下去,要么遭老板裁員,要么就弄出亂子被辭退。所以,少年時的貧窮練就了他的無所畏懼,也使他到了青年從海上賺來第1桶金,中年賣樓花躋身超級富豪。
霍英東了“賣樓花”,并制訂出大廈的公共契約,妥善解決分層、分單元出售大廈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這些招數,如今已成為中國房地產行業通行的慣常做法。“賣樓花”加速了樓宇的銷售,加快資金回收;且收足買樓者預付的訂金后才動工興建樓宇,也使霍英東避免投資風險,萬無一失。
香港光復時,人口才50萬,以后陸續增加到100萬。人口劇增,住房嚴重不足,加上工商業勃興,形成對土地和樓宇的龐大需求。霍英東審時度勢,認定香港房地產業勢必大有發展。早在1953年初,他已開始經營房產業,成立立信置業有限公司。
那時英國、美國、加拿大及香港地產商都是整幢房屋出售的,由一個公司擁有整幢地產樓宇,非有巨額資金,很難購買,因而房屋不易脫手。過去美國華僑喜歡在九龍一帶購置物業,作為祖業傳給子孫收租。從買地、規劃、建樓,以至收租,資金周轉期很長。霍英東當時是向銀行貸款建樓的,要付一分多利息,如果建成了才賣,人家不買,利息承擔不起,自己只好“跳樓”。
他一改過去的作法,將房地產工業化,興建住宅、寫字樓、商場綜合大廈,分層、分單元出售,預售“樓花”,并提倡分期付款。這分層預售“樓花”和分期付款的經營方式在當時確是個大突破,此法大受買家歡迎。
當時引導買主看樓宇的人都是有名的“負氣佬”,他們對賣主很不耐煩,因為反復帶人上高層樓宇介紹房舍情況,**不知上下多少次,徒勞往返。霍英東有鑒于此,編印了小冊子,對樓宇情況以及有關出售樓宇新措施廣為宣傳,便于買家了解,這在當時也是創舉,收到良好效果。
霍英東精打細算,他算過一筆帳:那時租樓要交頂手費,一般一個單元7000元。一座樓如果以六層計,位置高,價錢可便宜些,一個單元才賣1.4萬元,登廣告預售,第1期交費7000元,余下7000元,每月繳交不到300元,兩年可還清,與租屋無異。但買方卻獲得一個單元住房,是很合算的。所以廣告一出,樓花很快便賣光了,其實樓房尚未開工。
從建樓來說,比如建筑費需100萬元,首期預付10%,只須先付10萬元,以后在施工中分期付一定款數。樓房可賣二三百萬元,凈賺一二百萬元。先收售價一半,這建樓費用早就解決了,資金周轉很快。他收足定款后才動工,是萬無一失的。但買方仍覺便宜,還是搶著買。往往認購之后,轉手賣出,也有利可圖。有人早上購個鋪位,下午轉手賣出便賺了錢。這說明房地產業是很有吸引力的,可把人們手上的錢都吸引到房地產業上來。
他首先買入使館大廈,賣了280萬元,賺得不少。以后陸續興建的樓宇,他帶頭“賣樓花”,一時地產商紛紛效尤,成為香港房地產市場的一大經營特色。“賣樓花”加速樓宇的銷售,加快資金回收,地產商易于籌措資金。那時一哄而起,全港都瘋狂了似的,許多人卷進房地產業的旋風里。
從1955年到1965年10年間,香港地產業蓬勃發展。香港樓房過去一般不超過四五層。1955年香港政府修訂建筑條例,準許建高層,房地產業發展更加迅速。當時香港政府一個星期拍賣12幅地,連續拍賣3年。在這期間,霍英東建起了全港第1座高的17層大廈,隨后幾年,大廈遍布港九。
在他名下的60多間公司,大都經營房地產生意。他擔任香港地產建設商會會長,該會擁有會員300多名,經營香港7成以上房地產生意。目前香港許多富豪,大都是經營房地產發跡的。他的革新措施把香港房地產業推進到一個新的高峰。就在當時他已預見到房地產業將有更大發展,提出“居者有其屋”的目標,目前在香港,這個目標已逐步實現了。他現在仍擔任香港地產建設商會永遠名譽會長。
房地產業的啟動,推動了香港工業的發展。那時紗廠、搪瓷廠、水泥廠、船廠受經濟不景氣影響,難以支持。但工廠在市區都占地不少,有的紗廠占地幾十萬尺。這些工廠遷廠賣地建樓,一下子賺了大筆錢,工廠起死回生,又可擴大生意了。
拆船廠無船可拆,貨倉存貨不足,都賣地轉搞房地產,這些重大變化都發生在1955年以后那幾年間。高樓大廈一建,其他有關工業便帶動起來。1959年香港的紗廠總共才38萬錠,但到1967年就擁有90萬錠了,原因在于房地產市場好。南洋紗廠搬到荃灣,一搬就發了。原來廠址所在地段繁榮了,建了樓房便賺大錢。
那時大家都爭地盤。霍英東拆建利園山舊樓,收購了部分渣甸倉,牛奶公司貨倉;**船塢開投,他也投了標,這都是為了找地盤,建樓房。香港政府還開山填海賣地,他也承辦開山填海工程。房地產業不但推動了工業發展,也推動了旅游、商業、飲食業,還推動了金融業的發展,使整個香港繁榮起來。
上世紀50年代以前,銀行是不輕易貸款的,不收存款。匯豐銀行早期就不收存款,要經有名望的人介紹才能開戶。許多人士的產業,不是早已存足樓款的,而是把所購樓宇抵押給銀行,向銀行貸款購買。樓宇按揭貸款當時便成為銀行的主要業務。香港金融也隨之日益活躍。
現在回頭看來,霍英東當時采取的經營房地產業的新措施,在香港經濟發展中確實是重大突破。它不但推動房地產業的發展,也推動了工業和金融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