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电网公司在国内率先实现省级220千伏以上电网全电磁离线仿真,有效破解新能源高渗透率电网仿真难题,为云南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推进,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攀升,传统机电暂态仿真已难以准确反映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状态下电网的动态特性。以云南电网为例,2025年新能源发电渗透率预计将达60%—70%,亟需更高精度的仿真手段支撑电网规划与运行。
按照国家能源局要求,今年,云南电网公司率先开展省级电网全电磁仿真工作试点,通过建立完备的新能源白盒化模型库、研发智能转化工具等更新举措,攻克了新能源场站自动等值、复杂电网模型高效构建等关键技术,将局部220千伏电网建模时间从4个工作日压缩至10分钟以内,效率提升超99%。
该全电磁仿真系统可在1分钟内完成1秒电网响应的离线仿真,整体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面对电磁暂态仿真计算复杂度高的行业难题,项目团队通过优化控制逻辑、科学分区及动态等值等技术手段,实现仿真速度提升60余倍,为新能源高渗透大规模电网仿真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与解决方案。

一、产品概述(LYJZ-3000电力仪器现货市场“发电机转子测速仪”解析和详细介绍)
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故障。当此类故障发生时,转子电流增大,绕组温度升高,限制发电机的出力,严重时会影响发电机的正常运行。匝间短路通常通过测量发电机转子绕组的交流阻抗和功率损耗来判别。传统的测量方法是采用多个测试仪器仪表,在现场组装后进行测量。这种需要很多测试仪器仪表组建测量系统的方法存在试验设备笨重、费时费力、整理数据繁琐、测量准确度不高等缺点。
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微处理器和算法不断涌现,据此我们研制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发电机转子交流阻抗测试仪。该仪器以数字信号处理系统为硬件平台,充分发挥了数字信号处理器的计算能力,使得仪器的计算速度和计算精度得到大大提高,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保障。
二、功能特点(LYJZ-3000电力仪器现货市场“发电机转子测速仪”解析和详细介绍)
全自动(手动)采集、测量、显示、存储、打印所有测量参数和交流阻抗特性曲线;
实时显示测量数据和交流阻抗特性曲线,方便存储和打印;
采用320×240大屏幕液晶显示器,中文菜单提示,操作简便;
内置大容量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存储200组测量数据及曲线;
内置高精度实时时钟功能:可进行日期及时间校准;
自带高速微型热敏打印机:可打印测量及历史数据;
兼做单相变压器的空载、短路试验和电压(流)互感器、消弧线圈的伏安特性试验;
具有完善的过压、过流保护功能,其中过压过流保护值根据试验参数的设置情况自动调整,既简便又能保证被试设备的保障。
三、技术参数(LYJZ-3000电力仪器现货市场“发电机转子测速仪”解析和详细介绍)
测量范围
阻抗:0~999.9Ω
电压:0~600V
电流:0~120A
功率:0~72kW
频率:45~65Hz
准 确 度 阻抗、电压、电流、频率:0.2级
功率:0.5级
外形尺寸 345mm×295mm×175mm
仪器重量 5kg
四、使用条件(LYJZ-3000电力仪器现货市场“发电机转子测速仪”解析和详细介绍)
环境温度 -10℃~50℃
环境湿度 ≤85%RH
工作电源 AC220V±10%
电源频率 50±1Hz
五、面板介绍(LYJZ-3000电力仪器现货市场“发电机转子测速仪”解析和详细介绍)
1.电源输入:测试回路的输入接线柱,连接试验调压器的输出端;
2.电流输出:测试回路的电流测量接线柱,范围0~120A;
3.电压输入:测试回路的电压测量接线柱,范围0~600V;
4.电源开关:仪器的电源开关及保险;
5.接 地 柱:仪器可靠接地专用;
6.液 晶 屏:用于显示各种数据和曲线;
7.键 盘:用于各种功能的操作及参数设置;
8.打 印 机:用于快速打印各种数据和曲线;
9.蜂 鸣 器:用于超限、过压和过流等报警;
10.RS-232:用于仪器和PC机之间的数据通讯(用作升级方案)。
11.USB接口:用于大容量外部移动存储(用作升级方案)。
我国直流输电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曾长期依赖进口,严重威胁电网的可靠稳定运行。“以前关键设备被国外垄断,采购成本高还怕‘断供’,现在昆柳龙直流工程17项国产第1台(套)设备稳定运行,我们彻底挺直了腰杆。”
昆柳龙直流工程是全球电压等级很高、输送容量很大的特高压多端柔性直流工程。其800万千瓦的输电容量、1452千米的输电距离,重新定义了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的极限,被业界誉为“电力系统新的里程碑”。
依托该工程研发的共性技术,已推广至10余个新能源送出及电网互联项目,为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西部风、光等大规模新能源远距离输送提供了“很好解”。如今,国际上多个国家正论证采用该技术输送新能源,中国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已成为国际能源电力发展的重要方向。
从±800千伏柔性直流穿墙套管到特高压直流高速开关,从大容量换流变压器到量子电流传感器,南网超高压公司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更新模式结出硕果。这些“中国造”设备不仅撑起了昆柳龙直流的“筋骨”,更让我国在特高压领域实现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可控的跨越。
“不仅要实现国产化,还要比国外同类产品性能更优。”南网超高压公司坚持发挥直流输电领域示范带领作用,“十四五”期间,在科技更新方面部署实施了23项重点任务、68项重点项目、11项示范工程,加速成果转化应用和产业升级,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在云南昆明昆北换流站,智能巡视覆盖率达95%。南网超高压公司昆明局仅需3名工作人员即可完成4座换流站的日常运维。无人机巡检、智能传感器监测、在线分析平台预警……这套“智慧组合拳”让设备缺陷识别更精准,倒闸操作效率提升超50%。
科技更新不仅让南网超高压公司实现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通过“揭榜挂帅”给攻关团队压担子、让攻关成员挑大梁等方式,还加速了人才培养,助力公司提前完成“超越2025”高层次人才发展目标。其中,13人次获得国家的级别荣誉,17人次入选省部级人才计划或取得省部级人才荣誉,获首届“国家工程师奖”团队等重大人才荣誉表彰,高层次人才队伍持续壮大。
“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电网可靠稳定运行。”南网超高压公司更新与数字化部总经理夏谷林说,“取得的成绩不仅是数据的变化,更是我们践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保障和带领能源电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好见证。”
上海来扬电气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