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網低壓礦用電纜損高的原因

      
  農村電網礦用電纜改造以后,農電線路質量明顯提高,供電可靠性及電壓質量基本得到了保障,但農電線路損耗并沒有降到相應的規定范圍,尤其是0.4kV以下配網線損很難控制,稍有放松,線損會急劇上升,大大超過規定12%的標準,企業效益將受到影響。其原因如下:
  (1)竊電現象突出。線路質量的提高為降低線損提供了技術上的保障,但人為因素隨之出現。農網改造以前,農村居民用戶都是實行"多戶聯表制",聯表為電費結算表,聯表到用戶有分表,正常情況下,分戶表指數相加應等于聯表指數,如分戶表相加小于聯表指數,則說明有竊電行為,用戶之間自然地相互監督,防止竊電現象的發生。農網(礦用電纜)改造后實行一戶一表制,分戶表為電費結算表,用戶直接面對供電所,用戶之間相互監督沒有了,相反用戶之間由聯表制時期的相互監督變為抄表到戶后的相互傳授竊電"密訣",互教竊電"技巧",有部分用戶甚至幾家聯手,輪流值班"反偵察",監視電工查電,發現電工檢查相互通風報信,使查處難度大大增加,農忙或抗旱季節尤為突出。
  (2)黑戶現象依然存在。實行一戶一表,抄表到戶管理以后,農電工工作量較以前成倍增長,管理難度大大增加,少數用電"釘子戶"、"難纏戶"、"勢力戶"失去往日的用電特權,心理不平衡,故意給農電工找難題,工作不配合,設置工作障礙,以達到用電不給錢的目的,有些農電工工作經驗不足,遇到此類現象只好委屈求全,不抄他們的電表。還有極少數農電工素質低,人為地為熟人留"人情電"。我市某村有用電戶221戶,2000年連續幾個月實抄戶數只有180戶左右,抄表率只占81.5%,低壓線損率高達30%。經查發現除部分用戶全家外出打工暫停用電外,黑戶占了相當的比例。黑戶一般都是用電大戶,對線損的影響較大。
  (3)農網改造不徹底,用戶電表失準。農網(礦用電纜)改造時由于農網改造資金不足,無力承擔更換新電表費用,加之用戶對更換新電表認識不夠等原因,不愿更換電表。2000年前我市居民用戶使用的電表絕大部分是1988年國家明文規定淘汰的DD14、DD17、DD28型電表,DD282型電表不足5%,這些電表都是超期使用,有的使用期長達30年,經校表檢驗30%以上的電表,負誤差值15%~30%不等,嚴重影響了結算表的準確度,造成線損升高。
根據上述對線損率高的原因分析,我局采取了以下措施:
  (1)加大宣傳力度,爭取公安部門的支持和配合,嚴厲打擊偷竊電行為。利用各種宣傳媒體,大力宣傳電是商品,偷竊電是偷竊國家財產的犯罪行為,澄清極少數人認為偷電不為偷的錯誤認識,同時主動與公安機關聯系,爭取他們對電力企業的支持,聯合查處偷竊電行為,對查出的偷竊電分子給予嚴厲打擊,決不能手軟,狠狠打擊偷竊電分子的囂張氣焰。
  (2)增加現代化管理設備的投入,實行微機化管理。微機化管理是當前用電管理的有效手段,對用戶建立微機檔案,每個臺區實際用電戶數及相關資料必須準確無誤地存入微機,由微機統一開電費發票,按月考核抄表率,對常年全家在外地打工,暫時不用電的用戶及時從微機中銷戶,用電時隨時接火送電,同時做到"三公開",增加用電交費的透明度,使每一個用戶都置于群眾的監督之下。
  (3)加強對農電工的教育,不斷提高職工素質。加強職工職業道德教育,使每個職工都養成積極扎實、實事**的工作作風,剎歪風、樹正氣。同時采取抄、核、收分離的管理措施或供電所成立專職的核查班,管線電工抄表后,核查班對用戶戶數及電表指數逐個核對,發現問題嚴肅處理,堵塞人為漏洞,杜絕人情電和用電黑戶。
  (4)加強線損考核。制定切實可行的線損管理考核辦法,并嚴格實施,每個電工管理的臺區,線損高低直接與工資kydl_jyyq獎金掛鉤,按月及時獎懲兌現。
  (5)加速更換舊電表,確保計量表計的準確。供電局可適當拿出部分資金,幫助用戶更換淘汰舊電表,加快舊電表的更換,確保用戶電表準確度在標準范圍之內。

產品搜索
聯系方式
產品目錄
Copyright@ 2003-2025  揚州市紅旗電��制造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