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光伏領跑者”基地詳細規劃
01山西大同:3年裝機3GW 光伏電線 光伏電纜 專線
2015年6月25日,山西省大同市采煤沉陷區國家先進技術光伏示范基地成為能源局“光伏領跑者”計劃頭個被批準的項目。該示范基地規劃建設總裝機容量為300萬千瓦,分三年實施。
目前,該基地一期項目即將**啟動,開發建設裝機容量100萬千瓦,分為10個項目,計劃于2016年年中完工。根據基地規劃,項目探索光伏發電電價降低的可能性將分三個階段進行:
2015~2016年起步階段,技術標準和電價基本維持在目前水平;
2017~2018年,技術標準逐步提高,電價逐步下降;
2019~2020年,進一步提高技術水平,**電價補貼下降。
02山東濟寧:9個光伏電站總裝機1GW 光伏電線 光伏電纜
2015年10月底,山東濟寧采煤沉陷區光伏發電示范基地規劃報告在由中國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牽頭的評審會議中獲得評審通過,并提交給國家能源局進行審批。
濟寧采煤沉陷區光伏發電示范基地規劃方案總裝機容量1000MW,其中任城區規劃總裝機容量為100MW;鄒城市規劃總裝機容量為100MW;曲阜市規劃總裝機容量為100MW;魚臺縣規劃總裝機容量為140MW;微山縣規劃總裝機容量為560MW。
項目概述
綜合考慮濟寧采煤沉陷區的復墾難易程度、太陽能資���、工程地質、土建工程布置、交通運輸及施工安裝條件,結合當地采煤沉陷區村民搬遷情況,以及旅游區、自然保 護區等敏感用地,規劃方案選擇包括任城、鄒城、曲阜、魚臺、微山等區域。規劃光伏電站共計9 個,總裝機容量為1000MW,其中任城區規劃運河、唐口2 個光伏電站,總裝機為100MW;鄒城市規劃后屯光伏電站,總裝機為100MW;曲阜市規劃東程光伏電站,總裝機為100MW;魚臺縣規劃有魚臺光伏電站,總裝機為140MW;微山縣規劃有留莊、歡城、付村、趙廟等4個光伏電站,總裝機為560MW。預計各規劃電站運營期內總平均年上網電量為113808 萬kW·h。規劃起始年為2015 年,終止年為2016 年。
發電量估算
計算條件
2015~2016 年規劃裝機容量為1000MW,電池板傾斜角為30°。在未考慮電站設備元器件老化導致的效率衰減情況下,農光互補光伏電站系統總效率為79%,漁光互補光伏電站系統總效率81%。
計算結果
濟寧采煤沉陷區總規劃裝機容量為1000MW,預計電站運營期內平均年上網電量為113808 萬kW·h。其中農光互補150MW,預計電站運營期內平均年上網電量為16712 萬kW·h,年等效滿負荷利用1114h,容量系數為0.127;漁光互補850MW,預計電站運營期內平均年上網電量為97096 萬kW·h,年等效滿負荷利用1142h,容量系數為0.130。
建設工期
根據2015 年~2016 年實施方案的各項目建設規模,從可行性報告編制完成審批后開始,項目建設期12 個月。其中:項目建設準備期1 個月,建設施工期約10個月,試運行1 個月。
03內蒙古包頭:18萬畝土地建設1GW光伏電站 光伏電線 光伏電纜
包頭市是中國重要煤炭資源基地之一,由于長期的礦產采掘,沉陷區內礦體表層土壤剝除,地表植被遭到嚴重破壞,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嚴重加劇,地表變形、崩塌明顯,導致大量的土地廢棄。
截至2014年,包頭市已建成光伏發電裝機規模30.2萬千瓦,整體發展水平較低,容量較小,目前包頭市光伏產業發展主要存在的問題包括:消納能力受限、站址較為分散,規模化程度低,布局不合理。包頭市為了發展光伏產業,提高新能源占比,同時加快當地經濟轉型發展步伐和提高采煤沉陷區土地綜合利用價值,將石拐區和土右旗作為包頭市光伏產業發展重點區域。
光伏電站總體布局
包頭市采煤沉陷區光伏基地規劃場址共分為石拐區和土右旗兩個片區,石拐區擬開發建設容量為50 萬kWp(500MWp),共分四個大區域,12 個分片區,6 個單體項目,建設面積約為76992 畝(5132.8 公頃),規劃場址中心位于北緯40°41',東經110°13',規劃區域海拔高度約為1400m;土右旗擬開發建設容量為50 萬kWp(500MWp),共分兩個大區域,3 個分片區,5個單體項目,建設面積約108408 畝(7227.2 公頃),規劃場址中心位于北緯40°43',東經110°29',規劃區域海拔高度約為1360m。
根據本期規劃,石拐區的6 個項目分別通過新建的1 座35kV 及2 座220kV升站接入就近的4 座不同的公共升壓站;土右旗的5 個項目分別通過新建的2 座220kV 升壓站接入就近的2 座不同的公共升壓站。
規劃場址充分利用荒漠化土地、荒山荒地、廢棄物堆放場、廢棄礦區以及各類未利用土地資源,充分發揮土地優勢,涉及林地的,依法辦理林地審核審批手續。不改變原有利用類型、不影響原有林草植被的非建設用地部分,用地單位與土地權利人協商補償,以租賃等多種方式有償使用。另外光伏發電基地2016 年度開發建設項目按“領跑者”計劃要求的指標建設,通過各項驗收、信息管理系統加強對光伏電站項目建設的監管,保證光伏基本的先進性、**性以及節能環保。
包頭“領跑者基地”各項指標要求 光伏電線 光伏電纜
系統效率指標
本期建設的光伏電站,首年系統效率不低于81%;年太陽總輻射量不低于5805MJ/m2時,100MWp 光伏電站**年發電量(關口上網電量)不少于15500 萬kWh,運基地后續項目隨著技術的發展應有相應提升。
光伏組件設備指標
(1) 光伏組件廠商年產量、年出貨量達到2.5GW 以上,通過CE、TUV Rheinland、UL、鑒衡CGC 等相關國內外認證,并符合IEC61215,IEC61730等國家強制性標準要求。
(2) 多晶硅光伏組件轉換效率指標:多晶硅光伏組件轉換效率不低于16.5%。單晶硅光伏組件轉換效率不低于17%。
逆變器設備指標
(1) 逆變設備供應商應在國內具有自主研發、設計、生產、試驗設備的能力。集中式逆變器供應商年產量不低于1GW;組串式逆變器年供應商年產量不低于300MW。
(2) 具備國家批準的認證機構頒發的認證證書及國網電科院《GB/T 19964光伏發電站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定》標準檢測報告, 并且須按照CNCA/CTS0004:2009 認證技術規范要求。
(3) 逆變器應具備零電壓穿越功能,同時具備保護逆變器自身不受損壞的功能。必須提供產品現場低電壓(零電壓)穿越和頻率擾動測試報告。
(4) 逆變器的*高轉換效率不低于99%。
(5) 逆變器的中國效率不低于98.2%。
(6) 逆變器的*高輸入電壓不低于1000V。
信息系統采集數據標準
為滿足信息管理系統采集數據的要求,每個光伏電站應安裝智能匯流箱,同時具備上傳電站綜合發電效果信息、匯流箱各組串信息、逆變器直流和交流側信息、就地升壓變低壓側信息,35kV 開關柜進線信息。
04山西陽泉:2016年建成投產1GW光伏電站 光伏電線 光伏電纜
《陽泉市采煤沉陷區國家先進技術光伏發電基地發展規劃及2016年實施方案》已通過了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的專家審查。陽泉市光伏基地總規劃裝機容量2200兆瓦,項目分兩期實施,其中一期建設1000兆瓦,2016年建成投產。
陽泉市地理位置優越,具有消納光伏發電的有利條件,利用采煤沉陷區發展先進光伏產業,實行“領跑者”計劃,可以有效地利用廢棄的土地資源,促進地區能源結構改善,對促進光伏產業技術升級具有示范作用。
05安徽兩淮地區:規劃水面光伏發電裝機總量3.2GW
《兩淮采煤沉陷區水面光伏發電規劃報告(2016—2018年)》經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組織的評審會審議后,正在經安徽省電力設計院等其他機構進一步完善,并*終等待國家能源局的批復。 先來了解下兩淮地區采煤沉陷區國家先進技術光伏示范基地的基本狀況吧:
裝機規模
綜合考慮采煤沉陷區的太陽能資源、工程地質、土建工程布置、交通運輸及施工安裝條件,結合當地旅游區、自然保護區、基本農田等敏感用地,規劃方案選 擇包括淮北、亳州、宿州、阜陽、淮南5個市共80200畝水面及33457畝陸地用于沉陷區光伏電站建設,初步擬定總裝機容量為320萬kW。
實施步驟
兩淮采煤沉陷區水面光伏發電規劃方案總裝機容量為320萬kW,規劃的起始年為2016年,終結年為2018年。規劃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實施:
**階段:
2016年,優先邀請具有光伏電站業績、投資實力大、技術**能力強的企業參與,先在各市分別建設一批示范、實驗項目,本階段擬建設光伏項目容量為120萬kW;
**階段:
2017年,依據已建成并網光伏項目積累的經驗,逐步優化采煤沉陷區光伏項目建設并確定開發容量及準入機制,本階段擬建設光伏項目容量為100萬kW;
第三階段:
2018年,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本階段擬建設光伏項目容量為100萬kW。
采煤沉陷區總體容量規劃
綜合考慮考慮了采煤區的太陽能資料、工程地質、土建工程布置、交通運輸機施工安裝條件,集合當地采煤沉陷區村民搬遷情況,以及旅游區、自然保護區等 敏感用地,規劃方案選擇包括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阜陽市、淮南市5個市共計約80200畝水面及33457畝陸地,按原則上地面不超過26畝/MW、 水面不小于35畝/MW,初步擬定總裝機容量320萬kW。規劃的起始年份為2016年,終結年為2018年。各縣市的規劃裝機容量見下表:
各市總規劃裝機容量
兩淮地區采煤沉陷區國家先進技術光伏示范基地實現目標:
1. 建設重點示范工程
從2016開始,利用3年左右的時間,實施水面光伏發電重點示范工程,在兩淮區域建設3~5個光伏發電重點示范項目。通過試點示范,帶動兩淮沉陷區水面光伏電站的加快推廣應用。
組織開展水面光伏發電推廣應用的宣傳和科普活動,建立一批科普基地,編制宣傳冊,樹立一批水面光伏電站建設典型,推廣一批水面光伏電站新技術和產品,提高全民對水面光伏電站產業的認識和應用的自覺性,促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
2. 形成水面光伏產業格局
(1)構建產業鏈。安徽省現有以陽光電源和晶澳太陽能為首的光伏龍頭企業以及眾多電力電纜和變壓器制造企業,引進水面光伏浮筒、浮箱制造企業,形成完整的水面光伏電站建設產業鏈。
(2)形成產業格局。通過大規模水面光伏電站建設,使安徽省內光伏電站建設配套廠商之間實現無縫對接,通過產業聚集、優勢互補、配套協作形成完整的光伏產業格局。力爭2025年底,水面光伏產業格局初步顯現。
3. 引導企業技術**
通過水面光伏電站的典型示范作用,引導和鼓勵企業加大對新技術的研發投入,增強企業的**意識,通過不間斷的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和制造水平,從而提升企業自身競爭優勢,爭取新能源產業的技術主導權,促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06山東泰安新泰規劃2GW“領跑者基地”
2016年3月中旬,泰安市新泰“采煤沉陷區光伏發電示范基地規劃和實施方案”在北京召開了評審會議。山東發改委、泰安市發改委及新泰的地方部門負責人在北京就新泰“領跑者基地”向有關部門的負責人和技術專家進行了充分溝通及可行性論證。據了解,新泰市將在2016-2020年期間利用集中連片采煤沉陷區建設28座、總計2000MW的光伏電站。
一位接近山東發改委的人士透露,新泰的“領跑者基地”計劃分為四期建設,2016年為規劃起始年,分四個階段,到2019年每年完成500MW光伏電站的建設,到2020年建設完成基地內規劃的所有電站。
新泰市為泰安市的縣級市,該區域內的采煤區面積為290平方公里,其中沉陷區為129平方公里,在其沉陷區內因沉陷形成的水面面積只有0.69平方公里,此次規劃的領跑者基地將主要占用沉陷區中村莊整體搬遷后留下的成片廢墟、閑置土地及耕種條件已遭到破壞的土地等。因此,新泰“領跑者基地”規劃中的光伏電站將與種植業和養殖業密切結合,采用農光互補的發展模式。
山東是中國的農業大省,新泰也已經規劃了現代農業示范區,并且根據其農業產業特色圍繞著“領跑者示范基地”規劃了蔬菜、菌類、黃芪等***及櫻桃、壽桃和苗木等諸多種類的農業項目。
山東屬于日照資源三類地區,根據Meteonorm7.1的數據資料,新泰市太陽總輻射為4957.6MJ/m2,在三類地區中屬于高輻射值,并已接近二類地區的低值。在遠景能源阿波羅發布的“2016年中國光伏資源投資價值地圖(集中式電站篇)”中,山東西南部區域投資價值指數為8.18,為國內*高。泰安位于山東西南部,在過去幾年的時間內一直受到諸多光伏電站投資企業的關注。
上述接近山東發改委的人士表示,該方案在3月初已經上報國家能源局,3月中旬規劃方案在北京完成評審后,新泰又重新進行了修改。從目前的方案看,2016年的**階段500MW規劃裝機分七個項目,從50到100MW不等。
新泰“領跑者”示范基地由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擔編制工作。2016年3月初,山東發改委已向國家能源局上報了泰安市新泰采煤沉陷區光伏發電示范基地規劃及實施方案,至于何時會被批準將有待進一步的確切消息。
07徐州市沛縣2016年度光伏“領跑者”計劃及實施方案(1GW)
徐州市沛縣正在申報領跑者計劃示范基地,總規劃量1GW(2016年500MW,2017年500MW)。
為積極配合縣政府申報國家光伏領跑者計劃示范基地工作,沛縣發改委成立了光伏領跑者計劃示范基地工作小組,發改委寄電力發展部牽頭編制電網規劃并將支撐光伏發展的配套項目納入電網規劃。目前已完成對徐州市沛縣可利用電網資源調研,保證編制的規劃具備可靠性、可操作性;在配電網“十三五”滾動規劃的基礎上。同時積極配合協助中南勘測設計院編制完成 《徐州市沛縣光伏領跑者計劃示范基地實施規劃》,確保徐州市沛縣在12月30日前向國家能源局申報國家光伏領跑者示范基地。
徐州光照資源豐富,但當地因采煤造成地形沉陷,地表植披嚴重破壞,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問題,與山西大同領跑者計劃基地同樣屬于采礦沉陷的不毛之地,與結合太陽能產業來進行土地治理。徐州領跑者基地同樣須符合“領跑者計劃”相關標準。
08江西上饒(申報中)
2015年由江西省電力設計院牽頭編制完成《上饒市光伏領跑者計劃示范基地實施規劃》,向能源局申報國家光伏領跑者示范基地。
09江西新余3000兆瓦(申報中)
2016年兩會上,國內人大代表、江西省新余市委書記劉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力爭3年時間把新余建設成為國家光伏“領跑者”先進技術示范基地,規劃總裝機容量為3000兆瓦(其中示范區480兆瓦),總投資300億元,建成后年發電量達到36億千瓦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