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海世博多項歷屆之“*”盤點
上海世博會開創了世博會史上諸多“**”,締造了諸多“之*”。 世博會歷史159年,中國人期盼辦一場世博會的歷史已逾百年。
1902年11月,中國近代史上有名的啟蒙思想家梁啟超在其小說《新中國未來記》中暢想:“那時(指1962年)我國民決議在上海地方開設大博覽會,……不特(不但)陳設商務、工藝諸物品而已,乃至各種學問、宗教皆以此時開聯合大會。”
2010年,世博會終于在上海舉辦。上海世博會開創了世博會史上諸多“**”,締造了諸多“之*”——參加上海世博會的國家和國際組織有240多個,為歷屆世博會之*,因而也展示了*多的建筑藝術、科技成果、生活理念和人文風貌。這定會讓100年前的前賢仁人感慨不已。
其實,世博會在上海舉辦本身就是一項“之*”。正如國際展覽局主席藍峰所說,這是一場在世界人口*多、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同時正在經歷巨大和****的城市**的國家舉辦的世博會。
對此,我們策劃的本篇報道將上海世博會之*一一呈現給你。我們深知,世博會發展至今,早已超越了一般的博覽會意義,它的內涵更在于集全人類的智慧,對新技術、新文化、新理念進行一次盛大的展示和探索。并且,上海世博會的意義不只限于上海,不只限于中國,它屬于全世界、全人類。與歷屆世博會一樣,上海世博會也承載了一項全世界共同關注的發展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是上海世博會的使命所在。
“世博會的精彩,是可以而且需要深度閱讀的。”上海世博會主題演繹顧問吳建中說。上海世博會的真正魅力和精髓何在?這需要你自己去“悅讀”,去鑒賞。
“*”場館:博覽萬國建筑風情
周游世界是許多人心中的夢想,世博會創造了這樣一個機會——把世界送到你眼前。古老的東方奇跡、夢幻的未來建筑,在光影閃爍間令人如癡如醉。我們通過網絡調查、世博園現場采訪、專家點評,推選出*美建筑,與你一道欣賞。
*大場館:非洲聯合館
非洲聯合館是上海世博會11個聯合館中規模*大的一個,也是*大的展館,占地規模相當于3個半標準足球場,建筑面積達26000多平方米。共有42個非洲國家和1個國際組織(非盟)入駐非洲聯合館。
*懷舊展館:中南美洲聯合館
中南美洲聯合館包含11個國家場館,聯合館使用的是改造后的寶鋼老廠房。上世紀末典型的工業建筑在改造后變身為洋溢著中南美洲風情的創意之城。在世博園中,這樣的老建筑還有寶鋼大舞臺(原址為寶鋼工業廠房)、中國船舶館(網上船舶館)(原址為江南造船廠)等,這些歷史遺跡與世博的現代化氛圍相得益彰。
*高投資場館:沙特館
沙特阿拉伯館投資14億元人民幣,是本屆世博會投資*大的展館。整個展館呈船體造型,有“月亮船”美稱。展館里有世界上*大的三維立體影院,屏幕達1600平方米,相當于兩個籃球場大小。
*隱蔽展館:墨西哥館
墨西哥館地面上只有135個巨大的風箏雕塑,而展館在地下。在那里,墨西哥人獨具匠心地挖通了一條“直通墨西哥”的隧道。參觀者可以看到另一頭墨西哥人的生活。這個設計創意來源于,在地球上,上海所在地理位置的對面就是墨西哥。
*迷你館:德中同行之家
“德中同行”是一個歷時三年的德中友好合作活動。“德中同行之家”是本屆世博會*小的館,是一座用竹子搭建、充滿創意的建筑。在這里有一個游戲叫“互動造城”,游客通過擺出各種身體造型,再經電腦程序處理,便可以展現出一座虛擬的城市。
“*”科技:挑戰你的想象力
從建筑、道路到展館陳設,甚至公共衛生間、垃圾桶,入選上海世博會的每一個項目幾乎都是新科技,而這當中有許多是世界上*超前、**發布的科學理念和成功實踐。上海世博會將成為新科技的起跳點。
“小米寶寶”
國籍:西班牙
功能:“小米寶寶”是仿照西班牙一個真實的嬰兒制作的,他坐高6.5米,不僅能呼吸眨眼,還能做出32種不同的肢體動作。他在西班牙館(網上西班牙館)擔任迎賓送客的工作。除此之外,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任務——做夢。在他的夢境中,有一座未來之城,城里每個孩子都能受到義務教育,每位公民都能享受醫療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