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提出當前形勢下保持船舶工業平穩較快發展的意見

      
工信部提出當前形勢下保持船舶工業平穩較快發展的意見
近期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不斷蔓延,世界經濟不確定不穩定因素逐步增多,我國船舶工業發展面臨嚴峻考驗。為有效應對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保持船舶工業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如下意見:

  一、正確認識當前船舶工業面臨的形勢

  自2003年以來,我國船舶工業連續5年保持高速增長。目前,造船企業生產任務飽滿,骨干船廠手持訂單已排到2011年以后。船舶工業良性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但今年下半年特別是近兩個月以來,船舶工業發展的外部環境日益趨緊。國際金融市場由動蕩演變為金融危機,世界經濟增速明顯放緩,國際貿易急轉直下,融資環境日趨惡化。反映航運景氣程度的“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大幅下跌,航運市場運力過剩的苗頭已經顯現。與此同時,受金融危機的影響,船東融資難度加大。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世界新船訂造需求下降,造船市場下行趨勢逐漸形成。近年世界主要造船國家已形成龐大的造船能力,訂船需求大幅下滑將引發全球性的造船能力過剩,導致國際市場競爭加劇,新船訂單的承接和手持訂單的交付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困難。

  我國船舶工業自身結構性矛盾和問題十分突出。主要是:近年來造船能力增長過快,能力過剩的隱患不斷增大;自主**能力較弱,主要依靠外延式擴張的發展方式沒有根本改變;海洋工程裝備等**產品比重較低,船舶配套業發展滯后。同時,勞動力成本的提高以及人民幣不斷升值,直接或間接削弱了我國船舶工業的競爭優勢。

  當前造船市場變化,既有外部因素導致的突發性,也有市場高位回調的必然性。對于當前船舶工業發展面臨的嚴峻形勢,我們必須密切觀察和有效應對,自覺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努力保持船舶工業長期平穩較快發展。

  二、努力保持當前生產經營形勢穩定

  截至9月底,我國造船企業手持訂單已超過2億載重噸,約占全球手持訂單量的35%,確保手持訂單的順利交付是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引導企業在提高生產效率和保證產品質量上下功夫,確保按期保質交船。同時要認真分析手持訂單及市場情況,從金融和法律等方面做好應對拖期接船甚至棄船的準備。我們不但要看到今年和明年,還要看得更長遠一些。面對當前的形勢,造船企業要正視風險,積極應對,要加大經營力度,積極承接有信譽船東的上等訂單,為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造修兼營的企業要努力擴大修船業務。

  三、加快轉變船舶工業發展方式

  隨著世界造船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發展方式將難以為繼,必須轉變粗放型發展方式,按照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的要求,走內涵式發展道路。要把降本增效作為應對風險的基本措施,引導企業深入挖潛,苦練內功。要按照《**建立現代造船模式行動綱要(2006~2010年)》的要求,大力推進總裝造船、數字造船,應用先進工藝方法,提高生產效率,降低能耗物耗。要把推進節能減排作為重要抓手,引導企業對標先進水平,采用節能環保的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
產品搜索
聯系方式
產品目錄
Copyright@ 2003-2025  揚州市紅旗電纜制造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