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目前擁有各類電線電纜生產企業7000多家,但隨著行業生產規模無序擴大,設備利用率不足一半,企業利潤下滑,眾多線纜企業只能保本或微利經營。更為嚴峻的是,2001年~2007年4月,銅價猛漲了6~7倍,導致電線電纜生產原料價格全線上揚,給電線電纜企業帶來極大的經營壓力。電線電纜行業是料重工輕的行業,原材料占電線電纜總成本的80%左右,即使企業調高電線電纜價格,其經營壓力也已經到了難于承受的境地。由此帶來的負面效應是生產廠家偷工減料,劣質電線電纜充斥市場,非標產品屢禁不絕。 目前,我國僅有30%的線纜品種可達到國際市場能接受和可參與競爭的水平,70%的線纜品種急需提高產品水平和檔次。隨著外資企業陸續進入中國線纜市場,無疑加劇了行業的激烈競爭。部分國外和境外的同行企業采取以較快的速度將資本、技術、管理等要素與國內電線電纜企業合作的方法,迅速形成生產能力并占領市場。我國的線纜行業已經由單一的經濟轉向多元化所有制的體制。雖然民營企業已成為電線電纜行業主要的經濟力量,但三資企業已達到我國線纜企業總數的三分之一,而且這一比例還有繼續擴大的趨勢,尤其是在高壓電力電纜和通信電纜及光纜方面所占的比例更大。
國內幾千家本土線纜企業占據利潤不足20%的中低端市場,競爭異常激烈,而只有30余家的全球知名廠商卻在分割利潤高達80%的**市場。即使在低端市場,本土企業也活得并不舒服,一些企業為搶占市場份額,競相壓價競爭,導致產品存在很大**隱患,這種態勢直接影響整個行業的形象與發展。
在強調**性和對環境保護的**電線電纜產品上(如低煙、無鹵、防火、阻燃電纜等),產品附加值高,產品毛利潤高達40%以上。由于產能不足,國內需要大量進口以滿足需求。
電纜行業市場化雖然較為充分,但從細分市場來看,**市場具有需求巨大,進入門檻高的特點,國內能夠參與細分市場競爭的企業數量并不多,這些行業內企業大多訂單飽滿,盈利狀況較為良好,他們的發展思路和發展軌跡也越來越受到同行矚目
針對國內電線電纜行業低水平競爭的現狀,業內人士透露,原材料價格上漲是導致電線電纜行業平均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行業平均利潤目前僅為2%~5%之間。但是,在強調**性和對環境保護的**電線電纜產品上(如低煙、無鹵、防火、阻燃電纜等),產品附加值高,產品毛利潤高達40%以上,由于產能不足,國內需要大量進口以滿足內需。
與電器工業領域其他產品一樣,外資企業在電線電纜**市場處于**地位。來自歐洲的耐克森、比瑞利與來自日本的古河、住友都在我國線纜市場中占有相當份額,外資企業在**市場上的優勢更加明顯。比如日本古河已經在中國占據了相當大的市場場份額。耐克森的特種電纜以及交通用電纜在中國具有相當高的聲譽,正在不斷地打入一些重點工程,*近又中標海南500KV海底電纜工程。荷蘭菲利浦和德國西門子公司的光纜在中國早已家喻戶曉。美國CTC公司的ACCC到現有成功地打入中國市場并開始建立制造基地。
從未來的發展看,各行各業對線纜產品的需求將向著高性能、高質量的方向發展,國內企業若想在國際企業參與的競爭中取得立足之地,必須在產品性能上逐步縮小與世界先進線纜企業之間的差距。對此,有業內人士坦言,今后中國電線電纜**產品市場的競爭,將表現在若干個知名品牌之間。中國企業能不能得到這個市場,做好產品,做強品牌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