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订货会或“变脸”煤电众口仍然难调

分享到:
点击量: 305194 来源: 中国证券报</td> </tr></t
    
已连续举行了50多年的**煤炭订货会可能将会“变脸”。据有关人士透露,2007年煤炭产运需衔接会将取消往年“集中开大会”的形式,由发改委牵头召开电视电话会议,然后由电企煤企在私下里进行“一对一”谈判。

这一消息虽然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后认定,但有关专家指出,若此次改革真的如此,随之将凸显两大难题:一是煤企希望涨价,电企希望落价,双方的剑拔弩张如何协调?二是即使供需双方谈拢了价格和数量,运输的瓶颈又如何解决?

“中国式交易”可能取消

一位对电力燃料供需运各环节都十分了解的权威人士表示,发改委在11月7、8号两天专门召开了“2007煤炭订货专题座谈会”,召集有关司局和铁道、交通等部门,为明年底煤炭产运需衔接作准备。“发改委肯定还是要从宏观上传达一下精神,然后就是各家自己去谈,不再召开那种大规模的订货会。”

煤炭运销协会的相关人士表示:“是否由协会组织协调虽然还没有*后确定,但是国家肯定要放开,不再出指导价,否则每年都说要放开,只说不放,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做到完全市场化?”

推进电煤价格市场化进程是发改委多年来的愿望。然而由于要保证整体价格水平的稳定,电力价格一直实行政府指导价,导致用以保障**用电的重点电力合同煤价格迟迟不能上涨,*终导致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的价格矛盾深化。

有关数据统计,电煤价格低于市场价格百元左右。在这种价格下,煤炭企业不愿卖煤给电力企业,甚至签了合同不履行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面对越来越深化的煤电矛盾,国家发改委一直扮演着协调人的角色。然��,用这种“中国特色”的有形之手去调控越来越复杂的煤电尖锐矛盾,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调控的力度已日渐削弱。

为此,政府寄希望于改革煤炭订货会,进而推进电力燃料市场化进程。去年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欧新黔在“2006年度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座谈会”上表示,重点电煤价格将在政府监控下放开,今后煤炭订货改革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完善电煤价格形成机制。

相比于2005年秦皇岛会议时定出的8%底线,2006年的确放开了价格,要求在保持价格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可以出现一定幅度的涨落。然而放开底线的直接后果是,2006年济南交易会前8天一单未签,订货会成了“吵架会”,煤电双方在价格问题上各不相让。

煤电之争难了

业内专家表示,依照今年底的煤炭价格走势,到明年召开订货会时,双方的价格分歧应该更大。有关专家预测,本次煤炭订货会过程中煤价上涨幅度在15-30元/吨。

然而,一些电力企业则认为,这只是煤炭企业的“造势”。中国电力网上发表文章指出,明年电力供需基本平衡,对煤炭的需求也不像往年紧张,而煤炭企业新增产能增加明显,明年很有可能出现供过于求,面临降价压力。

而煤炭企业则强调明年将出台税收、资源、环境等一系列政策,将推动成本增加70-80元。

一位煤炭上市企业老总说:“去年政府订了底线,今年政府在一旁监管,明年政府彻底放开了,要是煤电双方再顶起来怎么办?”

对此,煤炭运销协会那位相关人士表示,此次改革的意义在于让供需双方见面,成为定价的主体,订货价格取消双轨制,由市场供需决定。“煤企有个期望,电企也有个心理底线。大家就价钱问题可能谈不拢,但是市场会让一切的不习惯慢慢变得习惯的。”他意味深长地说。

而秦皇岛煤炭交易中心总经理李学刚指出,煤炭流通尚不能完全脱离政府监管。由于影响煤炭生产、流通、供应和消费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经常引发煤炭供求和价格波动。所以即使发改委不再出面开大会,也不能削弱这只手的作用。煤炭流通市场化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运输瓶颈难破

取消集中会议随之而来的**个问题是如何协调运力。一方面是发改委监管放开,另一方面是电煤双方在价格上剑拔弩张,而铁路运输瓶颈的制约将导致上述矛盾的激化。

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西煤东运”,我国*主要的运煤通道为晋北———大秦线———秦皇岛港一线。数据显示,目前大秦线运煤量占**五分之一,未来新增煤炭运量将占**的80%;秦皇岛港的煤炭发运量将占**45%。李学刚指出,这种煤炭运输集中化趋势势必导致沿海地区煤炭需求向这一运煤通道倾斜,一旦这一链条中某环节出问题,对**煤炭供应的影响程度必然会成倍放大。

数据显示,2006年1-10月份**铁路煤炭运量累计完成92641.8万吨,同比增长4.5%,增长水平不仅显著低于同期电力、冶金等行业的增长速度,也显著低于前两年铁路煤炭运输的增长数量和增长速度。

开滦集团经贸公司张求实指出,2006年**铁路煤炭运输有可能多年来**不能完成预期计划,而且2007年除大秦线增加5000万吨的运能,朔黄复线改造完成增量1500万吨、黄万线投入使用外,其他线路运能增幅不大。

“有资源有市场的区域缺少运力,有运力的地方又缺少足够的资源和市场,造成了煤炭市场供求紧张。这种铁路运能不平衡的态势,将会严重影响那些缺少铁路运能地区的煤炭生产企业的话语权。”业内人士指出。

*新资讯

1